尹廷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结合题目要求和关键词分析理解。 此词上阕写自己乘舟从北关出发的情景。“北关门外柳青青”,点明地点。“闲寄江南第一程”,言出南游,故作闲游之语。“别酒未阑山鸟唱”三句,是说送别饯饮已尽而山鸟鸣唱不已,船行江中,如做梦一般,迷离恍惚。下阕写自己经过临平时所见景物。 “短篷撑梦过临平”三句写舟行至临平时所感所思
【题解】 此诗题于图上,借咏画中之猫捕蜂,以讥讽人不知足。 【注释】 游蜂:即蜜蜂。含蝉:鸣蝉。含,吞食。蝉声入喉,故说“含”。 花阴:花丛深处。 纤腰:指蜜蜂细腰。 枉教:白费,徒劳。 暗垂涎:暗地里馋涎欲滴。 【译文】 蜜蜂初不知有蝉,偶入花间搅得午眠难安; 纤细腰身不过几许,却要瞪眼垂涎贪取。 【赏析】 《题猫捕蜂图》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咏画来嘲笑那些贪心不足的人。开头两句写游蜂不知含蝉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时,重点考核情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首句“仙槎正落斗牛间”,抓住“仙人”“仙槎”两个关键词,想象张骞乘着仙槎飘浮太空,在银河中穿梭往来,这是一幅多么浪漫的画面啊!接着,诗人把镜头拉近了,“散发中流意自闲”一句,写张骞乘槎在天河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他随心所欲,悠然自得,好像与天地同在,与造化齐生。这两句
这首诗的译文是: 恒河沙数难以穷尽,电光一闪过便消失。 只有故人的家园永不变坏,黄花翠竹几经秋风吹。 注释: 1. 题一宝境界:这是一首诗的题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慨和思考。 2. 恒河沙数渺难穷:恒河沙数,表示数量极多,难以计算;渺难穷,表示难以穷尽。整句诗的意思是,宇宙中的事物数量庞大,但其中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却非常少,无法完全穷尽。 3. 过电浮沤转眼空:过电浮沤
【注释】 欧阳希古:即欧阳修,字永叔。 读书楼:指他晚年在洛阳所建的别墅。 红尘:指尘世间。也作"黄埃",指尘土飞扬的地面。 利欲乡:名利场。 天风:自然之风。 韵琅琅:诗声响亮。 阑干(lán gān):栏杆。 秋声起:秋天的声音四起。 一晕青灯夜正长:灯光昏暗而摇曳不定。 【赏析】 《欧阳希古读书楼》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此诗写于其晚年居洛阳时,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场中人浮沉、荣枯的感慨。
【注释】 莫听番僧说是非,滔滔流水不西归。——不要听那番僧胡言乱语,滔滔江水向东方奔流而去。 自从拆断茎芦后,白浪翻天无了时。——自从把芦荻拆断之后,江面就掀起了巨大的白浪。 【赏析】: 《赞达摩画像》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绝诗。全诗通过写达摩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批判。 “莫听番僧说是非,滔滔流水不西归。”这句的意思是,你不要听那些僧人在说什么是非对错,江水总是向东流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要求学生既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又要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诗中“薄暮”“浮家”等关键字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江上泊船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漂泊不定的羁旅生活。 【答案】 清晨买饭鲈鱼市(早晨),薄暮停舟杜宇村(傍晚)。 更有浮家江海客(还有那些随波逐流的江海行船的人)。 一生蓬底长儿孙(一辈子都在船上度过
范增墓二首 攻汉亡秦计谩奇,君王于汝奈何疑。 可能少缓须臾死,亲见乌江疋马时。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攻汉亡秦计谩奇”:描述的是范增为刘邦制定的“灭楚之策”。这里的“谩奇”意味着其计谋虽奇,但最终并未成功。 2. “君王于汝奈何疑”:表达了对项羽的疑虑,暗示项羽未能采纳或正确判断范增的策略。 3. “可能少缓须臾死”:意指在关键时刻可能会因犹豫而失去机会。 4.
【注释】 题:写诗。岩门:山间的石洞。 嵌空:岩石中间的空隙。元:原来。 费敲推:不需要敲击。弹指:用手指弹,表示时间极短。 铁锁:铁链。开:解开。 莫学:不要像。寒山:唐代僧人寒山,据说隐居山林。 避人去:避开世人。 千年:很长的时间。苍苔:青黑色的苔藓。 【赏析】 那山中的岩石中间有空隙,不需要敲击,用手指弹几下就可以打开。不要像寒山那样避开世人,因为千年以后
【注释】衮衣:官服。抱官愁:为官而忧愁。蓑衣:一种用棕麻等植物纤维制成的雨衣。转船头:摇橹时,将船舵转向船尾。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一幅描绘渔翁的国画。首二句“衮衣元是抱官愁,富贵何人得自由。”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及对渔翁生活的羡慕。第三四句则写自己对渔翁的赞美。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千古蓑衣看不足,一竿斜日转船头。”意思是说:“我虽不能像渔翁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