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二”,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圈出相关语句,再结合注释进行翻译,最后对诗句进行赏析即可,注意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赏析。 本题中,第二句“相忆在何所,乃在河中洲”是说兄弟两人相互思念在何处?原来在黄河中的小洲上。第三句“结庐俯曲沼,芙蓉夹清流”是写兄弟结庐于曲沼之下
诗句解析: 1. 自保良不易,致身谅独难:这两句表明保护自己的善行并不容易,达到高位更是困难。 2. 豺虎在人群,平居有波澜:比喻环境中充满了危险和困难,普通人的生活也充满了挑战和波折。 3. 踯躅纷四顾,终岁鲜燕欢:形容四处徘徊,无法安定,整年都很少有闲暇和欢乐的时光。 4. 君子慎厥趋,取舍从所安:提醒君子在选择道路时要谨慎,根据个人的安全和舒适来做出选择。 5. 艾萧满中路,沙江多芳兰
【注释】 揽辔登崇岗:指在高处骑马。揽辔,拉住马笼头;登,登高。 长衢耀飞缨:指在大道上炫耀着华丽的车马和服饰。 吴讴:吴地的歌乐。 秦筝:奏的是一种古筝曲。 枚生:即枚乘,字叔则,梁孝王文学。 长揖傲公卿:指不拘礼法,蔑视权贵。 【赏析】 《淮上杂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联写作者骑马登上崇山峻岭,车马纵横交错,道路两旁旌旗飘飘,车骑络绎。颔联写王侯贵族府邸豪华富丽,门前大道上车马络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理解诗句的含义,要结合全诗的意思去分析,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三”出自元代王冕的《送舍弟德华之官余杭》。此诗是作者送舍弟德华赴余杭任职时所作。前四句写离别之情,五、六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弟弟的担忧之情;后四句劝勉舍弟早做打算,勿使年华虚度。 【答案】 百忧何殷殷:百忧虑重重,形容忧愁烦闷。坐令盈怀抱:却使满胸怀。指忧愁满怀。况乃岁云暮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五长叹何终极,感此人生累。 贫贱俗所轻,富贵俗所忌。 岂知达者心,志各有所寄。 冠盖五陵豪,莽若朝露坠。 偃仰一世间,惨淡起遐思。 文章以经国,千载无终始。 去去勿复陈,慎此青云器。 注释: - 长叹何终极:感叹人生的终点在哪里? - 感此人生累:感慨人生充满了艰辛和劳累。 - 贫贱俗所轻:贫穷、低贱是世人轻视的。 - 富贵俗所忌:富贵是世人所嫉妒的。 - 岂知达者心
【赏析】 本诗为送舍弟子培赴京之作。诗人在七首中,以“留别子培舍弟”为题的占了三首,此为第六首。这首诗是写送别之情,抒写离别之情,但写得非常委婉含蓄。 首句写景:“青云纷四极”,意谓天空中云霞缭绕、云雾缭绕,高远而辽阔。“不翳明月光”。意思是说:这满天的云雾,并没有遮蔽住皎洁的月光。“青云”和“明月”,都是诗人眼中之景,“四极”和“明月光”,都是诗人心中之景。 第二句写情:“高台一以眺”
【注释】 故乡不可望,锦江迥且深。 东西渺无极,伤此远别心。 寒风下庭树,宿鸟栖高岑。 对酒不能酌,为子鸣瑶琴。 琴声一何悲,泪下谁能任。 慰此骨肉怀,款诚惠我音。 【赏析】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七》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七首。 “故乡不可望,锦江迥且深。”起句点出离别之地在成都,成都有锦江环绕,所以叫锦江。锦江两岸,绿柳成行,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诗句释义与翻译如下: ``` 寂寞韩侯居,奕奕韩侯祠。晨风动高林,落叶何纷披。 侯也未遇时,偃蹇何足奇。伏剑逢真主,百万驱熊罴。 英略照中原,雄心狭四维。惜哉壮士规,乃为儿女欺。 楚汉分鼎立,侯也胡其疑。英雄偶失策,万古有余悲。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异乡的诗人与故乡韩侯祠之间的情感纠葛。首两句“寂寞韩侯居,奕奕韩侯祠。”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韩侯祠的孤独和辉煌。随后
诗句翻译 1 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东。 注释:故人已经不在了,现在只有青山东边的那个人。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旧友的怀念之情,通过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物的变迁。 2. 山家何寂寥,高树来天风。 注释:山里的人家多么寂寞冷清,高高的树梢带来了天边的风。 赏析:这句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孤寂与寒冷,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3. 貂裘日以数,龙剑何其雄。 注释:貂皮大衣每天换着穿
【注释】 主人敬爱客:主,主人;敬爱,尊敬喜爱。 清江湄:指清澈的江边水边,即江滨。 悲风起天末:悲风,指悲凉的秋风。悲风起于天末,意指秋风从天的边际吹来。 白鹭羽参差:白鹭,白色的鸟,这里指白鹭的翅膀。羽,羽毛。 方舟扬素波:方舟,船上的小舟。扬,扬起,这里指扬起白色的帆。素波,指白色的波浪。 箫鼓传山陂:箫鼓,乐器。传,传送。山陂,山间溪流的水边。 中厨出礼膳:中厨,正厅里的厨房。礼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