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注释: 1. 客子向何方,车马朝日驰。客人的去处在哪里?他骑着马在朝阳的照耀下疾驰而去。 2. 执手野彷徨,送君清江湄。我和你握别在野外徘徊,送君渡过清澈的江流。 3. 江水一何长,悠悠系我思。江水多么地长啊,悠悠地牵引着我的思念。 4. 出门有岐路,世情多崄巇。出门后有很多岔道,人情复杂多变。 5. 黄尘摧人颜,玄霜切人饥。黄尘使人容颜憔悴,严寒的霜冻让人饥饿。 6. 去去勿复陈,愿君爱光仪
【注解】 寄子与: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东郊:指京都洛阳郊外。因为洛阳在古时是东方,故称“东郊”。 兰蕙何灼灼:兰草和蕙草多么鲜艳夺目。 采之遗我友:采集来的东西送给我的好朋友。 我友在京洛:我亲爱的朋友现在住在京城洛阳。 道路邈以修:道路漫长而曲折,难以到达。 羽翼谁能托:翅膀怎么能依靠呢? 但恐霜露垂:只怕秋天霜降,草木凋落。 馨香日零落:香气也随着时间一天天消失。 赏析:
【解析】 1. “又得明卿书”中“明卿”是诗人的朋友,此处应为作者收到朋友的信。 2. “秋色满天地”中“秋”是秋天的意思,“天”指天空。整句意为:秋色遍布天地之间。 3. “悲风动高台”中“悲风”是悲凉的秋风,“动”是吹动、吹来的意思。整句意为秋风凄凉地吹拂着高高的台榭。 4. “浮云惨不舒”中“浮云”是飘飞的白云,“惨”是愁苦的样子。整句意为浮云愁苦而无法舒展。 5.
【注释】 1、钱惟重:名皋,唐元和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2、西山址:即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市南。 3、腓腓: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4、乃:就。 5、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 6、顾:看。 7、眷言未已:眷恋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前四句写景,后八句抒情,最后两句点明题意,是送行诗。诗人在清静的夜晚乘兴出游,登上西山之巅极目远眺,只见百花盛开,百草丰茂;荆榛遍地,杂草丛生。明月当空
出郊访黄山人 方言发北郊,芳草萋已碧。 晨风叩石门,眷此栖霞客。 翩翩倚杖迎,嗟哉发何白。 携手入中洲,四顾感畴昔。 君着东郭履,我着东山屐。 行采山上芝,坐倚山中石。 客有一尊酒,相藉终日夕。 醉来自尽觞,君其勿相迫。 【注释】方言(fān),这里指方言人。北郊:指京城附近地区。萋(qī):繁茂的样子。碧:绿。叩:敲。石门:指黄山的石门。栖霞客:隐居在黄山的隐士。翩翩:轻捷而优美的样子。倚杖
【注释】 1.故人:老朋友,指作者的儿子孙升。 2.车马忽东骛:忽然驾着马车向东驰去。骛,疾走、奔驰。 3.发空短:形容头发稀少。 4.花前首重聚:在花丛中再次团聚,比喻重逢。 5.徙倚:徘徊,站立。 6.江上舟:指渡船。 7.徙倚:徘徊,站立。 8.风波:波浪,波涛。 【赏析】 这是送别诗中较为通俗的一首。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和清新自然的意象,表现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深情厚意。全诗四句话
秋飙厉长空,鸿翼已高翥。 渚蕙日夜零,庭皋被白露。 揽衣起长望,同心忽相顾。 入门见颜色,慰我遥思慕。 我有一尊酒,聊以结欢娱。 君其勿遽行,豺虎满中路。 注释: 李伯章归自邮来访:李伯章回到家乡来拜访你。李伯章:即李益,唐代诗人。邮:地名。 秋飙厉长空,鸿翼已高翥:秋风呼啸,凌空而去,鸿雁展翅高飞。飙:疾风。 渚蕙日夜零,庭皋被白露:岸边的香草在日日夜夜中枯萎凋落,庭院里的水草覆盖了白色的霜雪
【注释】 上河梁:登上黄河桥。河梁,渡口桥梁,多指送别之地。旧乡国:即故乡,故里。子培舍弟:作者的堂弟,名不详,排行第二。舍弟,晚辈之对。 七首:古代诗歌篇数的称呼。此诗共七章,故称“七首”。 驱车:驾车。河梁:指黄河上的桥梁。顾瞻:回头远望。 仓卒:突然。骨肉亲:指兄弟。双龙居:喻兄弟二人像两只龙一样。 胡为:为什么。乖:违背、不和。羽翼:指鸟的翅膀,比喻兄弟或朋友等。 从远猷:随兄长去远方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白日下山川,飘飖御方舟。 波浪漫浩浩,箫鼓发中流。 中流振天风,鱼龙莽沉浮。 恍忽对混沌,须臾过千䑼。 黄河天上来,奔淜不可留。 万里起寒色,浮云黯不收。 范生思击楫,仲尼叹乘桴。 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 注释: - 白日下山川:太阳下山时,山川显得格外明亮。 - 飘飘御方舟:形容船在水面上行驶的样子,随风飘摇。 - 波浪漫浩浩:波浪广阔无边无际。 - 箫鼓发中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以下方面: 1.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诗中重点词语; 2.回顾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明确题目要求,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等错误; 3.要注重关键字的写法,如“金门”“河阳”是地点名词,“惆怅”、“斗酒”是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