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一解 自幼能采莲,兰楫荡前渚。 如何莲子心,于今更觉苦。 注释: - 子夜吴歌:古代一种诗歌形式,通常以江南水乡为背景,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感。 - 九解:本诗共有九解,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主人公与李顺德的故事。 - 赠: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意味着将诗献给李顺德。 - 李顺德:这首诗的主角,也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 - 于鳞:李顺德的别号,意为水中之物,寓意其人如鱼得水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一解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 虽未听其声,时时白云色。 注释: - 子夜吴歌:指古代汉地乐府中的一首曲调,常用于描写离别之情。九解是这首诗的序言,表示这是第九解的诗歌。 - 赠李顺德于鳞:将这首《子夜吴歌》作为礼物送给李顺德,李顺德的名字于鳞,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知己。 - 闻君:听说你。 - 瑶琴:美玉制成的琴,这里代指琴的声音。 - 昆仑域:昆仑山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一解 出门望所欢,零雪忽盈尺。 岂曰沾吾衣,畏此雪上迹。 注释:在寂静的夜晚,诗人走出家门,想要寻找他心爱的人。但此时,纷纷扬扬的雪花却突然飘落下来,厚度达到了尺许之巨。诗人不禁心生疑虑,难道是这厚厚的积雪弄脏了我的衣服吗?还是说这雪花会印在我的衣物上呢? 赏析:此诗以“子夜吴歌”开篇,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内心独白
【注释】 玉树:指松柏。抽新条:抽枝长叶。赤土:炎热的泥土,这里暗指战乱。阶前雨:指及时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流寓吴地时所作,以自伤之辞写怀才不遇。首句写自己像玉树一样抽条生根,而身受炎阳炙烤;次句言虽盼望日间晴空万里,云开雨霁,但盼来的是骄阳烈焰,不见半点雨水。全诗用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玉树抽新条”,喻自己才华出众。 “炎炎困赤土”:指战乱频仍
【注释】子夜吴歌:古代歌曲的一种,多以乐府旧题写时事或民间情事。九解:指《子夜歌》中的九首曲子。于鳞:李绅的字。一解:第一解。自与君相别:自从和您分别后。剪刀日夜利:形容思念之深切,如同剪刀日夜磨利。云锦裳:比喻华丽精美的衣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思念。首句“自与君相别”表明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第二句“剪刀日夜利”则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刀,日夜不停
【注释】九歌:屈原所作《九歌》。“吴”指古时吴国。“于鳞”,即杨敬之,字子山,号东阳生,会稽人。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之作,以珊瑚枝比喻友人赠送的玉簪,并借咏物抒写对友情的珍惜。诗中“恐君一见之,疑作君家物”一句,用典精当得体,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心意,又含蓄地表现了对方对玉簪的喜爱。诗的格调高雅,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很有情味的送别诗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其一 与君生别离,三年参与商。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注释:与你分别后,我们如同参商星宿一般,相隔遥远。谁说分离的时间越长,相聚时反而越觉得珍贵? 赏析:这首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参商星宿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兄弟之间的分离,但诗人却说“三年”远不及“一夜”珍贵。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注释】 昔:过去,以前。仱:通“娉”,古代女子的代称。 见:同“现”。 相见已秋鸿,相思入春燕:意思是:分别后思念不已,就像秋天的鸿雁,春天的燕子,都飞不到你的身边。 【译文】 从前我们在一起相互思念,如今你我天各一方。 分别之后,你像秋天的鸿雁,飞越千山万水,我则在春天里盼望燕子归来,而你却始终不见踪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情诗,写闺中女子对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说:“长相思
注释: 楚阳曲:古地名,这里指代客居之地。东村:东边的村庄。到:来访。相留问烹鸡:互相挽留并询问煮鸡肉的做法。妇言且莫烹:妇人劝阻,不要烹鸡肉。租吏到河西:租税官来到西边。 译文: 东边的村庄有人来访,互相挽留并询问煮鸡肉的做法。妇人劝阻,不要烹鸡肉,租税官到了西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边村庄的客人被邀请到西面邻居家做客的情景。他与主人一起品尝了美味的鸡肉,还询问了烹饪方法。然而
【注释】五骅骝:骏马。 赏析:这是一首以骏马自比的送别诗,写骏马朝天,不受金鞭驱使,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