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紫微夜灿建章开,圣主亲祠太乙回。 禁月千门龙驭肃,宫云五色凤笙来。 金茎秋落仙人掌,白雪歌残楚客才。 莫谓汾阴能献赋,汉皇当日问蓬莱。 译文: 紫微星照耀着夜晚璀璨的建章宫,皇帝亲自祭祀了太乙神坛。 在月光照耀下的千门之中,皇帝的车驾显得庄重而严肃, 凤笙声中充满了仙乐。 秋天时金茎上的仙人掌已经枯落,楚地的歌者在余音未尽之际也停止了歌唱, 这都显示了皇帝的英明和威严。
【注释】 登天寿山 ——登:登临。寿山,即北京的万岁山(明称万岁山,今北京景山的一部分)。 紫宸班 ——紫宸,是皇帝的正殿,位于大明宫之北,禁中最为庄严。 帝宫阊阖开今日 ——阊阖,为天门。言今日天门开启,皇帝驾临。 天柱华夷见此山 ——天柱,指泰山;华,指中原。言泰山高耸,华夏与夷狄在此会合。 万里鸿归沧海路 ——鸿,大雁;海,大海。言大雁飞过万里大海,回到故乡。 七陵龙护白云间 ——七陵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标题是“送黄先生之江西”,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所使用的写作方法以及所抒发的感情。“帝城杨柳何阴阴”一句,用对比手法写京城的杨柳与江南的杨柳,以京城的杨柳为反衬,突出了江南的杨柳之美。“片帆斜挂九江碧”句,描写江上的景象。“明月一眺三楚深”句,写诗人眺望长江
注释: 寄于鳞:寄托在鱼身上,表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请郡:请求任命。当年意若何:当年的意图和打算是什么? 使君:县令。犹自滞关河:仍然困守在黄河之边。 客游五马黄金妒:指仕途失意,怀才不遇。 书去卢龙白雪多:指书信往来时,卢龙地区天气寒冷,白雪纷纷。卢龙:古郡名,治所在今北京丰台区西南卢沟桥一带。 千堞战烽迷碣石:指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使得碣石山变得模糊不清。 万山落木下滹沱:指山峦叠嶂
诗句翻译: 1. 湖南湖北春气新 - 湖南和湖北春天的气息新鲜 - 注释:湖南和湖北地区。 - 关键词:湖南;湖北。 - 译文:在湖南和湖北,春天的气息是如此的新鲜。 - 赏析:这句诗通过“春气新”三字,描绘了春季时节湖南湖北地区气候温暖、空气清新的特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动。 2. 渚鸥沙鹭何翩翩 - 湖边的鸥鸟和沙洲上的鹭鸶多么自由自在地飞翔 - 注释:湖边
诗句输出:秋云此日满长安,那肯相逢不夜阑。 译文:秋天的云彩今天覆盖了整个长安城,我们怎能在夜晚结束呢? 注释:此日满长安——这一天的长安城被秋云覆盖;那肯相逢不夜阑——怎么能在夜晚不结束呢。风雨骤随双骑到,薜萝况对一尊寒。 赏析:诗人宗臣借秋风秋雨之景,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无奈。秋风秋雨,本应增添些许诗意,但诗人却只觉其更加寒冷,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风雨骤随双骑到,薛萝况对一尊寒
张肖甫初至七夕同诸子酌之张园 细雨林塘花气流,长安片碣即丹丘。 群公解佩山云起,七夕开尊桂树幽。 玉杵声残河汉语,紫箫吹落蓟门秋。 乾坤此会谁能负,吴楚兵戈日日愁。 注释: - 细雨林塘花气流:形容雨水细腻如同流过树林和池塘的花瓣。 - 长安片碣即丹丘:长安(今西安)的一块小石头就像是仙岛丹丘。 - 群公解佩山云起:一群官员解开身上的玉佩,仿佛山间云雾升腾。 - 七夕开尊桂树幽:在七夕节这一天
诗句解析与译文 《冬至夜高子明陆子和子培舍弟集小馆有感时事》赏析 1. 诗句原文 孤夜群星聚此筵,寒梅细石晚相鲜。 两仪消息还长日,双铗追随自昔年。 人世岁华空鬓发,江门戎事正风烟。 哀时词客无今古,久矣吾悲庾信篇。 2. 译文 在冬至这个夜晚,我们聚在一起,周围星光璀璨如同宴席一般。寒冷的梅树和细小的石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阴阳二气的运行仍在继续,时间似乎比平时要过得慢一些
诗句输出 满目垂萝青不收,何人日日问群鸥。尊前细雨千峰暮,天外明星万树流。岁月岂能残楚佩,行藏且莫问吴钩。怜君空抱苍生策,一卧江门四十秋。 译文输出 望着满眼的绿藤翠竹,它们似乎永远不会凋零,每天都有人询问那些在江边的鸥鸟。在酒席之前,细雨洒落在群山之中,天空之上,星星点点犹如无数璀璨的明珠。然而,岁月无情,它无法保留那曾经辉煌的楚国佩剑,人们也无需再为那锋利无比的吴钩而担忧。我怜悯你
得元美书 江上孤槎忆送君,蓟门消息阻秋分。 惊风万里吹胡雁,锦字千行坠楚云。 北极频颁龙武诏,东吴新挫伏波军。 渔樵旧业无须问,处处青山泣紫氛。 注释: - 得元美书:收到元稹的书信。元稹(779~831),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 - 江上孤槎忆送君:江上孤独的小舟在思念着送别之人。槎,木筏子。 - 蓟门消息阻秋分:蓟门的消息被阻断了。蓟门,即今天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