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暮春 莫向桃花又问津,只今已是武陵人。 经旬芝术还歌枕,细雨林塘不住春。 一入青山疏故旧,千秋素业在沉沦。 湖边似有渔舟路,急与秋风长绿蘋。 译文:不要向桃花中问渡口,如今我已成了武陵渔人。 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和休息,我又开始唱歌睡觉了。 细雨绵绵笼罩着林塘,春天的气息始终无法停歇。 一旦进入了青山,就会疏远过去的朋友,留下千年的功业。 湖边好像有一条通往渔家小径,秋天的风中荡漾着绿色的浮萍。
江上秋高有怀京洛旧好李王南北梁谢飘零独子与明卿在焉俯仰伤情赋此寄臆 注释: - 荆高一去燕市虚,独留尔辈空踌躇。 - 荆州一别,你我都在京城失去了方向,只能独自徘徊。 - 黄金匕首今安在,击筑悲歌忍自疏。 - 昔日佩带着的黄金匕首如今在哪里,只有击筑而歌,默默忍受着孤独。 - 千古英雄堪俯仰,一朝聚散有樵渔。 -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可以让人仰望,但一旦聚在一起,又有谁会想到有一天会分散呢? -
拱极台 高台此日眺中原,台上空惊夜色繁。 人在千峰明月表,天垂列宿紫微尊。 秋衣薜荔真君计,早岁渔樵亦主恩。 即拟寻仙向五岳,烽烟犹自滞江门。 注释: - 拱极台:指帝王的居所,比喻高处,这里指皇宫。 - 此日:这一天。 - 眺中原:眺望中原大地。 - 台上:站在高处。 - 空惊:感到惊奇。 - 夜色繁:夜晚的景象丰富而繁密。 - 明月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 天垂列宿
九月寒花照客杯,故人何处独登台。 霜华好与青枫落,秋色能堪白雁催。 鼓角孤城犹自急,干戈双眼共谁开。 知君近有江南赋,千占深知庾信哀。 注释: 九月的寒花映照着我的酒杯,故人在何处独自登上高台? 秋天的霜花似乎与青枫一同落下,秋天的气息足以催走南飞的大雁。 城中的鼓声角声依旧紧张急促,战士们的双眼却共同注视着远方。 知道你最近正在创作江南赋,我对你的了解如同对庾信一般深切。 赏析:
【诗句释义】 1. 中原五子送将归:中原五子,指东汉末年著名的五位名士。他们因为反对董卓专权,被流放到边远地方,所以被称为“五子”。 2. 十二峰头拾紫薇:十二峰头,指的是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山上有紫薇花。 3. 别后何人鹦鹉笔:鹦鹉笔,用鸟羽制成的毛笔,这里比喻书信。 4. 书来念我薜萝衣:薜萝衣,一种用薜荔、萝藤等植物的叶子制成的衣物,这里用来比喻书信。 5. 邗沟明月行将问:邗沟
万里 【译文】: 远行万里的游子,面对着秋天萧瑟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悲愁。 千门万户,风急云流,楚地的人们正为秋雨所困。 江南的泪水和眼泪,让城门变得沉重而紧迫;海上的人儿,他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军号声,心中满是忧愁。 西入战火的汉骑迷失在烽火之中,年复一年,渔夫失去了他的江鸥伙伴。 寄言诸将,务必深思熟虑策略,早早地把新的军队驻扎在石头。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素秋:指深秋时节。 千门
诗句原文: 何处星槎使者回,孤城寒吹共登台。 湖间明月双珠出,雨后青山万井开。 炼石尔徒天目到,观涛谁更广陵来。 越吟楚曲俱摇落,江左新惊鼓角哀。 注释解释: 何处星槎使者回:哪里的星使归来? 孤城寒吹共登台:孤城在寒风吹拂中,共同登上文游台。 湖间明月双珠出:湖面上的明月犹如两颗珍珠般明亮。 雨后青山万井开:雨后山色如画,万户人家的井口打开。 炼石尔徒天目到:炼丹的人徒然到了灵山天目。
诗句释义及译文第一首: - 孤鸿不到海门烟:比喻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鸿雁,无法到达遥远的地方(海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 别后音书动隔年:指自从分别后,彼此的消息很少,仿佛相隔了一年一般。 第二首: - 江上暮云空复好:描绘出一幅江上黄昏时美丽的景色,但诗人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或感到遗憾,因为心中有所挂念。 - 湖南新月为谁圆:暗示了某种期待或愿望
【诗句释义】 有位友人问起我青鹭洲的事情,当年在芜城秋天里遇见你。一樽酒楼的短箫响起,十里芙蓉花映照月光。分别以后,素书不肯寄来,袖中的白璧何去何从?明天早晨江路上叹息游子,别让霜雪落在破旧衣服上。 【译文】 有位朋友问我关于青鹭洲的事,那年秋天我在芜城的街头遇见了你。一座酒楼里传来短箫声,十里路旁的芙蓉花映着月光。分别之后你没有给我写信,袖中珍藏着那块玉佩不知该往哪里放?明天早晨我将踏上江路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石门草色曳春裾 - 关键词: 石门、春裾 - 释义: “石门”通常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而“春裾”则是形容春天的草地如同穿着裙子一样摇曳生姿。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的画面,其中草地仿佛是身着春装的女子,在春风中轻盈舞动。 第二句: 愁里春花满旧庐 - 关键词: 愁里、春花、旧庐 - 释义: “愁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快,“春花”则代表了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