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子陵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吾观严子陵,岂缺经世务。 我观察严子陵,难道他缺少治理国家的才能?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 经过多次往返,终于找到了通往洛阳的路。 亲劳万乘问,不肯回头顾。 亲自为天子驾车,却不愿意回头看望。 偃仰帝座上,卧起道情愫。 在皇帝座位上躺着,心里充满了对道的向往。 耕钓还越山,永绝弋人慕。 在越山耕种钓鱼
虎丘山作 涉江数百里,历览苦未厌。 饮水过南零,采茶入阳羡。 兹山隐平陆,彩翠扬芳甸。 周峙转绿畴,环流伏昏堑。 近瞩俯长洲,远眺纡吴岘。 灵閟迹多幻,精韬形屡变。 虎踞丘藏金,龙去泉沉剑。 崖坼涧无底,海涌流常溅。 触耳易骇闻,寓目非常见。 且娱耳目玩,孰资有无辨。 改步换丘壑,四时等游宴。 荒台麋鹿上,广石笙歌占。 解佩尽佳人,褰兰多秀彦。 别有幽深处,是为松竹院。 喧寂非一趣,静躁亦殊眷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题目叫《入毗陵》。它描绘了诗人在进入毗陵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逐句解释: - 入毗陵: 进入毗陵。毗陵是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附近。 - 才及荆南界: 刚到荆州的边界。 - 已听吴趋吟: 已经听到了吴地的音乐。吴地指的是江南地区,尤其是今天的苏州、杭州一带。 - 云阳去方始: 云阳是指云阳山,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去方始表示刚刚到达。 - 闾浦遂前临: 阊浦是指长江边的水滨
【诗句】 朝发钜野泽,夕济洪河流。 九流信渺渺,九曲良悠悠。 瓴注捣淮泗,箭溜啮徐州。 昆仑去几许,孟门犹未休。 汩日有馀浊,滔天无厌浮。 我行季夏月,北风何飕飕。 昔渡限无梁,今泛有方舟。 鸣橹顺洪涛,扬帆逐轻沤。 岸上谁家叟,伫立河之洲。 望而不得语,披发且行讴。 薪竹少暇日,堤防无良谋。 为我谢河伯,无为吾民忧。 川灌何足喜,云旗成漫游。 【注释】 - 朝发钜野泽:早上出发在钜野泽。 -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清新、自然著称。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既登济上楼还饮舟中对酒作 - 诗句大意:已经登上济水之畔的楼头,又在舟中举杯畅饮。 - 翻译:我登上济水之畔的高楼,又回到船上饮酒。 - 注释:济水,古代河流之一,流经中国山东省。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济水之畔的高傲和自由。 鲁酒白玉壶,齐讴紫罗襦。 持觞劝鲁叟,问尔何拘拘。 昔有独醒人
【注释】 层城:多层的城楼。珠树林:形容树上像珍珠一样晶莹的树叶。徽音:美好的声音,这里指歌声。异川岑:与自己不同的山川。结衷襟:表达自己的感情。申诺:表示诺言。等崇丘:比喻崇高的事业或地位。佩谊:佩戴的友谊。重兼金:用黄金作礼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淮藩(即淮南节度使治地,今安徽寿县)任职前对同僚们告别时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词写景抒情并举,情在景中,辞采华丽而自然,风格豪迈,气魄宏大。
【注释】 奉使:奉命出使。淮藩:指淮南地区,古代诸侯王所封之地。同馆诸君:指与作者一同在官府任职的诸位朋友。天阊:天门,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青云人:高官显贵,此处指那些身居要职的人。私心窃自许:自己私下里自认为可以担当重任。积念:长时间积累的思绪。致身:即“立志”,立下志愿。良时:美好时光。美嘉会:美好的聚会。散步:闲逛。出城闉:走出城门。高言矫当世:指言辞激昂,意气风发。逸气:超凡脱俗的气质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意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并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提示确定具体的赏析角度. (1) “东走与西笑”:东行与西方的人相视笑语;“红尘里”,指人世间;“何事日闭关”:为什么天天闭门不出,“注易从兹始”:从此开始研究《周易》.这是说诗人因受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压抑而闭门不问世事,专心于研究《周易》. (2) “桂花发初月
黄河的滔滔万古之水,与云天相接。 披阅古籍疑惑昔日听闻,按迹寻踪验证今日所见。 黄河源头昆仑山泉水初露,星辰宿位井初开。 酒杯尚未满,已提起衣裳涉过河流。 如何万里流长,却有百川挟势而行? 浊浪淹没太阳和云朵,崩涛冲溃原隰。 神运难道没有迹象,王气于此相协。 水流清澈圣明可待,图谋出世必成大业。 进入塞门表忠朝宗,荣耀开启大业基业。 自从凿龙门,转徙非一劫。 汉使误寻穷源远,禹功秘于往牒中。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注释: 1. 国典申旧章,同列美斯游。 - 国典: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 同列:在同一级别的官员之间。 - 斯游:这次的旅程或访问。 - 美:美好、愉快。 - 下国:对其他国家的称呼,此处指中国。 - 礼展同姓侯:表示尊敬和友好,与同姓的人结交。 - 侯邦:诸侯的封地。 - 襟带冠炎陬:形容国家的繁荣昌盛。 2. 陶陶首夏月,湛湛露斯浮。 - 陶陶:愉悦的心情。 - 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