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及荆南界,已听吴趋吟。
云阳去方始,闾浦遂前临。
包橘洞庭岸,宿莽具区浔。
节物随行变,风潮无厌侵。
问我胡闻见,不惮历高深。
自多往古慕,匪直远游心。
此邦有季子,是我夙所钦。
其人没已久,英风流至今。
如何末世士,声利竟相寻。
昔贤轻脱踪,末路重分金。
鸱鸢吓腐鼠,鸾凤翔丹林。
誓将返吾驾,没齿首阳岑。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题目叫《入毗陵》。它描绘了诗人在进入毗陵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逐句解释:

  • 入毗陵: 进入毗陵。毗陵是地名,位于今江苏镇江附近。
  • 才及荆南界: 刚到荆州的边界。
  • 已听吴趋吟: 已经听到了吴地的音乐。吴地指的是江南地区,尤其是今天的苏州、杭州一带。
  • 云阳去方始: 云阳是指云阳山,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去方始表示刚刚到达。
  • 闾浦遂前临: 阊浦是指长江边的水滨,这里指的是诗人经过阊浦的时候。
  • 包橘洞庭岸: 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今湖南北部。这里的“包橘”可能是诗人看到洞庭湖边种有橘子树。
  • 宿莽具区浔: 宿莽是指长满了青草的土地,具区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今属江苏,其地靠近太湖。这里的“宿莽具区浔”可能是诗人看到了太湖边上的一片荒草地。
  • 节物随行变: 节气和物候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 风潮无厌侵: 风潮是指风和波浪,无厌侵表示不断地侵袭。这里的“风潮无厌侵”可能是诗人感受到了强烈的自然灾害。
  • 问我胡闻见: 我向你打听我听说的和看到的。
  • 不惮历高深: 不害怕经历艰难的旅程。
  • 自多往古慕: 自己有很多对古代的向往和尊敬。
  • 匪直远游心: 不仅仅是远大的志向。
  • 此邦有季子: 这个邦国有一位名叫季子的贤人。
  • 是我夙所钦: 这是我一直非常敬佩的人。
  • 其人没已久: 那个人已经去世很久了。
  • 英风流至今: 他的高尚风范至今依然存在。
  • 如何末世士: 在末世的士人中如何能够做到像他一样?
  • 声利竟相寻: 名声和利益的追求竟然如此盛行。
  • 昔贤轻脱踪: 过去贤人总是轻易放弃名利的追求。
  • 末路重分金: 到了末路时,人们才开始重视金钱。
  • 鸱鸢吓腐鼠: 老鹰和乌鸦惊吓着腐烂的老鼠。
  • 鸾凤翔丹林: 鸾鸟和凤凰在美丽的森林中翱翔。
  • 誓将返吾驾: 我发誓要回到我的家乡,即首阳山。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进入毗陵时见到的风景和感受到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决心。诗中的关键词如“末世”、“声利”、“贤人”等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