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 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 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译文: 经过隆中时,看到桑树和柿子树在夕阳下依偎着,田野上的庄稼在悲风吹拂中摇曳。如果世上没有徐庶,就不会有庞统那样的英雄人物
诗句释义 - 水风轻,吹不皱。 这句描述的是水面的轻风轻轻吹过,却无法使其泛起涟漪。这里的“水风”可能指的是轻柔的风或水流,而“不皱”则表示这种风吹拂下水面保持平静。 - 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 描述了水面上的反光效果,仿佛是两面镜子相互映照,形成一种美丽的光影效果。这里“上下浮光”指的是光线在水面上的反射,而“两镜光相就”则形容了这种反射效果的奇妙和美丽。 - 云锦摇香吹散酒。
诗句释义 1 驿尘飞,天意紧:驿站的尘土被风吹起,预示着事情的发展迅速且紧迫,正如天意一般。 2. 香雪芝封,犹带吴泥润:这里的“香雪”指的是珍贵的礼物,如香雪般珍贵;“芝封”通常指封赏、荣誉;“吴泥”可能是指江南地区的泥土,带有湿润的气息。整体上描述了一种充满敬意和期待的礼物,带着江南的湿润气息送达。 3. 昨夜宝_开玉镜:昨夜(可能是在某种仪式或庆典中)打开了宝匣
灯花 造化管不得,要开时便开。 洗天风雨夜,春色满银台。 注释: - 造化:指自然的力量或法则,这里指自然的规律和力量。 - 管不得:无法掌控的意思。 - 要开时便开:当需要的时候,自然就会开放。 - 洗天风雨夜:形容天气阴沉,雨下得很大。 - 春色满银台:形容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银色的舞台。 译文: 自然的规律和力量是无法被掌控的,当我们需要它开放的时候,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开放
《眼儿媚·送别》 雨润梨花雪未干。犹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数日之间。 想君行尽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万里,时须片纸,各报平安。 注释: - 雨润梨花雪未干:雨水滋润了梨花,雪还没有干透。 - 犹自有春寒:仍然有春天的寒冷。 - 不如且住:不如暂且停留一下。 - 清明:清明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阳历4月5日前后。 - 寒食:清明节前一两天,民间禁火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
游东林山水记 第二天,我们又转向北面,从一座小桥过河,沿着东边走,再向西折了三四次,到了姚君贵聪家门前。我们俯视着他家的门,顺流而下,在柳树、竹子掩映的密林之间,顺着渠道走出,又曲折前进三四里,就到了大河。一色荷花,风从两岸吹来,红花绿叶,摇荡葳蕤,香气冲心拂袖,掩苒不去。我们在古柳树下稍作停留,喝到两瓶酒,还有菱芡数种。又把船引进水中的荷花里,放声唱豪歌笑剧,声音响震整个溪谷。风起水面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题目为《游东林山水记》。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想要傍晚时分,从市中步出,沿着溪流向南走了百步,背对着溪流向西又走了百步,然后继续沿着溪流向南行。溪水的上下颜色都是深绿色的,幽静深远,似乎不想流动。 2. 溪水没有走到尽头,遇到一条支路,向西上走数百尺。到了顶端,山的顶部隐没在青色中,有的远远位于一舍之外,尖锐的如同簪子,缺口如同玉佩
山行即事 浮云在空碧,往来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译文: 浮云在天空中洁白如碧玉,它们来来往往议论着是阴还是晴。 荷花的雨露洒在身上,使衣服湿透;苹草吹来的微风轻拂着衣袖,使之清爽。 喜鹊的叫声喧闹着宣告太阳升起,鸥鸟的习性使水面平静无波。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需要言语表达,它已经唤醒了人们三天的酒醉状态。 注释: - 浮云
【注释】 1. 金谷园:东晋王导、谢安等豪门大族聚居的别墅园林,位于洛阳城西北。 2. 涧:山间小河。 3. 繁蕊风惊散:指花盛开时被风一吹就纷纷凋落。 4. 轻红鸟乍翻:指花瓣轻轻飘落在树上,鸟儿忽然飞起。 5. 山川终不改:指自然景物不会改变。 6. 桃李自无言:指桃树李树虽然无言,但依然茁壮成长。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游历金谷园后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金谷园的描写
是灯非草爇,亦非以膏滋。 又非似瓶贮,亦非似盘擎。 自灵府踊出,眼界现光辉。 随高下岩谷,以至杳霭外。 然祈近眉睫,倏出寻丈间。 亦有本无睹,启发悲悔心。 发心不须臾,所见亦如是。 暂发俄即退,终亦不可得。 二人或并处,所见各一境。 以至五六辈,亦复五六种。 人心如人面,是灯亦如之。 譬如有目人,皆见当空月。 目有昏明异,月亦分昏明。 或有目眚者,随眚作光相。 不幸无目者,元未尝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