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寂
紫霞山的崇寿寺很久没有来了,往昔的破碎今天变成了颓败的废墟。 一个钵子中的残僧饱餐藜藿,百身古佛眠卧在莓苔中。 门楣上的金乌经过雨水的洗礼,殿脊上的铁凤含着风雨之声哀伤。 怎样才能得到使君的鞭打,让檀施随着缘来
寄渊公 了却三根椽下事,一瓶一钵阅东州。 逻斋应厌树生耳,罢讲似嫌石点头。 起灭无波真古井,往来触物信虚舟。 门人定喜归期近,松已回枝水复流。 注释与赏析 1. 了却三根椽下事 - 指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来领悟人生。 2. 一瓶一钵阅东州 - 形容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在东州(一个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域)中过着隐居生活。 3. 逻斋应厌树生耳 - 逻斋:佛教用语,意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厌:厌倦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天上玉楼应断手:此句形容王继昌的权势和地位如同天宫之上,令人畏惧。"天上玉楼"指极高的官位,“应断手”则暗示其权势之大,难以撼动。 2. 便骑箕尾去堂堂:"便骑箕尾去"指的是王继昌被赐死的场景,"堂堂"则表现出他的英勇或威武。 3. 梦回失大槐安国:这句可能寓意梦回故国,但现实中却失去了大槐安国(一种象征国家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4.
【赏析】 此诗是送张仲谋使三韩时所作,张仲谋使于高丽。诗以“送”字为统摄,描绘了张仲谋出使时沿途风光和张仲谋使于高丽的情景以及诗人对张仲谋此行的祝愿。 照海旌幢出乐浪(乐浪:古郡名,今辽宁辽阳一带),过家上冢路生光(过家:经过,此处指使行途中;上冢:扫墓祭祖)。 鸭江桃叶朝迎渡,岊岭松花夜煮汤。(鸭江、岊岭:地名。鸭江:在今朝鲜黄海道南道江华县;岊岭:在今朝鲜平安北道。桃叶:传说中女子的名字。)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奉题少保张公曲阿别墅二首":这是题目,表明是两首诗的标题。 - "休沐时时散马蹄":意指在休假期间,诗人经常骑着马四处游历,享受闲暇时光。 - "绿阴如染转长堤":描绘了长堤上绿树成荫的景象,如同被绿色染料染过一样。 - "帝城和气融春圃":描述了帝都(长安)春天里,气候和煦,万物生长的景象,像是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整个宫廷之中。 - "相国馀波到雨溪"
【注释】 奉题少保张公曲阿别墅二首:奉,恭敬地;张公,指张籍(766—830),字文昌,唐代诗人,曾做过江陵府士曹参军,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少保,即太师,古代三公之一,这里泛指高位的官员。 钟湖亭下水淙淙:钟湖亭在苏州市西北,水声潺潺。 绿野平泉未易双:绿野平泉,形容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双,对等,相等。 十里藕花红步障,一轩松荫碧油幢:十里藕花,形容荷花盛开。红步障,指红色的栏杆
宿僧寺 解鞅招提日已西,强将懒脚污丹梯。 深藏舍利天龙护,高出枝撑野鹤栖。 尚忆云章留素壁,岂期俗物扫黄泥。 低徊搔首无人会,风树萧萧鸟自啼。 注释:在清晨的阳光下解下辔头,前往寺院。我虽然努力想走得快些,但却被山路所累,显得步履蹒跚,如同懒散之人。寺庙中的佛像深藏于石壁之中,宛如天龙般的守护者,它们矗立于高高的树枝之上,与野鹤一同栖息。我还记得那些用白纸书写的大字,如今却已被世俗之物覆盖
这首诗是杜甫的《哭田去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田去华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一生的评价和赞誉。 我们来看诗句:“此老初无适俗韵,请归田里傲南窗。”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位老者最初并不适应世俗的韵律,所以请他回到田里,在南窗下傲然自得。” 注释:此老 - 指田去华。初无适俗韵 - 起初不适应世俗的韵律。请归田里 - 请他回到田里。傲南窗 - 在南窗下傲然自得。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田去华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竹杖芒鞋: 穿着用竹子做的拐杖,穿着草鞋。形容行旅之苦。 2. 上翠微: 攀登至高山之上。 3. 山川良是昔人非: 虽然山川景色仍然美丽如昔,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人物。 4. 无心野鹤穿云去: 一只无心的野鹤飞过白云。 5. 洗钵山童带月归: 一个在山上打柴的童子带着月亮下山回家。 6. 醉墨旧书云老壁: 旧时写在墙上的字迹因年久而变模糊了,就像墨汁在墙上留下的痕迹一样。 7.
上韩运使寿用上萧帅诗韵 建节十年鬓未华,印悬如斗拥高牙。 晚生幸识荆州面,异世犹尊吏部家。 向昔神仙得石髓,至今铅鼎养丹砂。 人闲游戏知多少,眼有方瞳顶聚花。 注释: 1. 建节十年鬓未华,印悬如斗拥高牙:建节十年,即二十年,形容时间之久;鬓未华,意味着还未到发白的年龄,暗示其年轻有为;印悬如斗,形容官位显赫,权力巨大;拥高牙,指权贵之家的门前有高大的门牙,象征地位崇高。 2. 晚生幸识荆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