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注释】 1.长门怨:汉代陈皇后失宠,被打入冷宫。后人称失宠的宫女为长门宫之女,故有“长门怨”。 2.闻道昭阳宴:听说昭阳宫内举行宴会。 3.颦蛾落叶中:比喻美人在秋风中落泪。 4.清歌逐寒月:指宫女们唱着凄清的歌。 5.遥夜入深宫:夜色苍茫,月光皎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宫廷失宠女子生活的悲歌。诗的前两句写她得知宫中举行盛大宴会的消息,心中愁苦难抑,便以泪洗面,仿佛那美丽的秋叶一样
【解析】 本首七律,诗人在南康的夜泊中,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赣水一带的山光水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思。 其一,开篇“倦客乘归舟”,点明时间是傍晚,“倦客”,即旅途劳顿的游子,“舟”即船,点出诗人是在南康江边的船上泊宿。 其二,“春溪杳将暮”一句,写江边景色,春日黄昏时,江边一片寂静,春溪在暮色中渐隐渐淡。 其三,“群林结暝色”,群山被夕阳的余晖染成一片昏黄之色
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阳郡城西楼 茂德为邦久,丰貂旧相尊。 发生传雨露,均养助乾坤。 晓肆登楼目,春销恋阙魂。 女墙分吏事,远道启津门。 湓浦潮声尽,钟陵暮色繁。 夕阳移梦土,芳草接湘源。 封内群氓复,兵间百赋存。 童牛耕废亩,壕木绕新村。 野步渔声溢,荒祠鼓舞喧。 高斋成五字,远岫发孤猿。 一顾承英达,多荣及子孙。 家贫仍受赐,身老未酬恩。 属和瑶华曲,堪将系组纶。 注释: 茂德:美好的德行。为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的情感态度及诗人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特别是作者所处时代、思想观念等,以及诗歌在形式上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分析。 (1) 落日向林路:太阳落向西面的树林里。 “落”是夕阳西下的意思;“林路”指通向林中的小道。 (2) 东风吹麦陇:东方吹来阵阵春风,吹过麦田。
【译文】 蝉鸣啊,傍晚的微风带着夏云。白日即将逝去,秋天的气息已满。 忽然悲鸣长叫,仍然嘶哑断裂。风吹得清越转响,音韵开始清晰。 我依偎在婆娑的古树旁,思念辽远的荒城。闲庭漫步,倚杖徘徊。 心中惆怅无言,唯有鬓边星星点点白发。 【注释】 1. 听早蝉歌:指听到清晨的蝉鸣声。 2. 蝉鸣兮夕曛:傍晚时分,蝉鸣声伴随着昏暗的天空。 3. 声和兮夏云:蝉鸣与夏云的声音和谐地交织。 4. 白日兮将短
注释:是谁制造了寒蛩,为何叫得如此早?蟋蟀连声地跳跃在台阶上的草丛中。夜雨和它一起响起,游人听了心烦意乱,难以入睡。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蟋蟀的声音、夜晚的雨滴、游人的心情等细节的描绘,将秋夜的景象和气氛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注释:晚秋时节,我向东游历,寄予我的友人。)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秋天的时候,决定外出旅行,去拜访他的一位朋友。"晚秋"指的是秋季的末尾,"东游"则表示他选择了一条向东的路线。"寄"字表明这是一次告别的行为。 2. 步出青门去(注释:走出城门,开始旅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旧居中见到的景色和心境。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故宅春山中,来逢夕阳入。 - 故宅:指过去的居所或故居。 - 春山中:春天的山里,形容景色宜人。 - 来逢夕阳入:遇到日落时分。 2. 汲少井味变,开稀户枢涩。 - 汲水少:因为时间久,水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 井味变:指水质变坏。 - 开稀:打开门扇。 - 户枢涩:门扇转动不顺畅。 3. 树朽鸟不栖,阶闲云自湿。 - 树朽
【解析】 “省试骊珠诗”: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 译文:今日重泉之下,言探径寸之珠。 注释:重泉:指深渊,喻深潭。径寸之珠:即一尺之珠,直径一尺的珍珠。 【赏析】 本诗写一个青年才俊在科举考试中落了榜,他不甘心,决心去寻访传说中的神珠,希望借助神珠的力量一举高中。诗人借这个故事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首联“重泉”暗点落第,“言探径寸珠”,表明他决心寻找神珠,以求金榜题名。颔联“龙鳞今不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郑明府的深厚友谊和对他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牵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赠兴平郑明府 海内兵犹在,关西赋未均。 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 遥夜重城掩,清宵片月新。 绿琴听古调,白屋被深仁。 迹与儒生合,心惟静者亲。 深情先结契,薄宦早趋尘。 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