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诗句释义】 落日穿过重重晚霞,轻烟飘向远方沙岸。 划船冲破荇草和水蔓,转过水湾进入芦花深处。 断桥处有迂客徘徊,连波荡漾着去槎。 故乡何在?更要去遥远的天地。 【译文】: 夕阳透过层层晚云,轻烟袅袅升起向远方沙滩。 我划船驶过荇草丛生的河岸,转过水湾进入了芦花深处。 断桥边有客人徘徊不去,连绵起伏的波浪里漂着小舟。 我的故乡在哪里呢?还要去遥远的天涯寻觅。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思想及表达技巧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这里描写了将军的装束和气势,形象生动,突出了将军英勇善战的特点。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写将军勇武有力。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写将军凯旋归来,受到皇帝的赏识。 “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描写了将军凯旋后的喜庆场面
【赏析】 《陇西行》,乐府旧题。李峤《陇西行》有“雪下阳关路”句,王维亦有《陇西行》诗。这首诗的标题是作者自拟的。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边塞之作。 首句“雪下阳关路”,即景起兴,以“雪”代指边地风霜,以“路”代指征战之路。这既是实写,又是象征。在古代,阳关以“劝君更进一杯酒”而闻名,但此诗却以“雪下阳关路”为题,意在说明边塞苦寒,非人烟稀薄、生活艰苦之地,焉能“劝君更进一杯酒”?这里
安邑王校书居 秋来池馆清,夜闻宫漏声。 迢递玉山迥,泛滟银河倾。 琴上松风至,窗里竹烟生。 多君不家食,孰云事岩耕。 注释 1. 秋来池馆清:秋天到来,池馆显得格外清爽。 2. 夜闻宫漏声:夜晚听到宫廷中传来的漏壶滴水声。 3. 迢递玉山迥:形容玉山(指月光)远远映入眼帘。 4. 泛滟银河倾:水面泛着微光,银河倒映其中。 5. 琴上松风至:琴上弹奏出的松风之声。 6. 窗里竹烟生
【注释】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七绝,内容描绘了边关荒凉、战事频繁的景象。这首诗通过描绘国使、陇西岐路、毡裘牧马胡雏小等景物,展现了边关荒凉、战事频繁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关荒凉、战事频繁的诗作。 前两句“国使翩翩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描绘了边关荒凉、战事频繁的景象。这里用“翩翩”一词,形容国使仪容俊逸,风度潇洒;而“旆旌”则指军队的大旗,随风飘荡。这两个意象一起
【注释】: 芦花:指芦苇的花絮。素穗:指芦苇的白色穗状物。翻秋气:形容芦花翻飞的样子像秋天的气息一样。细节疏茎任长吹:指芦花细长,随风飘动。月中声:指芦花在月光下发出的声音。乡思:指思念故乡的心情。 【赏析】: 《芦浦归耕》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秋日里归家途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连素穗"即写芦花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 羁孤力行早,疏贱托身迟。 芳草看无厌,青山到未期。 贫居悲老大,春日上茅茨。 注释:我曾在京城的官邸中度过了几年的时间,当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现在我已经离家在外了,虽然我还很年轻,但我不得不早早地出来谋生,而那些出身高贵的人则能悠闲地享受生活。看着满眼的绿草,我感到没有什么满足,就像这山一样高,看不到尽头。我的家境贫穷,住在简陋的茅屋之中
【注释】 早次:早晨到达 眉:地名,今属陕西省。 晴山向孤城,秋日满白草:晴朗的山峦向着荒凉的边塞城池,秋天的天空洒满了白茫茫的草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之作。诗中写于诗人早行时,从眉(今陕西眉县)出发,经过渭水平原,到达了荒凉的边塞。诗中主要写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 “早次眉”三字点明时间、地点。首句写“晓路”,表明是早晨出发的。次句“归”字说明这是返回
【注释】 1.长门怨:汉代陈皇后失宠,被打入冷宫。后人称失宠的宫女为长门宫之女,故有“长门怨”。 2.闻道昭阳宴:听说昭阳宫内举行宴会。 3.颦蛾落叶中:比喻美人在秋风中落泪。 4.清歌逐寒月:指宫女们唱着凄清的歌。 5.遥夜入深宫:夜色苍茫,月光皎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宫廷失宠女子生活的悲歌。诗的前两句写她得知宫中举行盛大宴会的消息,心中愁苦难抑,便以泪洗面,仿佛那美丽的秋叶一样
注释: 横吹曲辞关山月月明边徼静,戍客望乡时。 塞古柳衰尽,关寒榆发迟。 苍苍万里道,戚戚十年悲。 今夜青楼上,还应照所思。 译文: 月光明亮的边境安静了,驻守的将士在夜晚望着故乡。 边塞荒凉的古树已经衰败殆尽,边关上的榆树还没有长出新枝。 漫长的万里道路,让人倍感悲伤,十年的征战让人哀愁。 今夜我在青楼上,仰望着明月寄托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