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圣武征西速战平,杨家演得阵图成。 - 注释:圣武指的是皇帝的威武,征西指的是对外的征战,速战即快速决战。这里的“圣武”和“速战”都是对军事行动的描述。杨家,指杨家将或杨氏家族,这里可能暗指杨家在军事上的成就。阵图是指古代军队作战时排列的阵型,成意味着成功完成。 - 译文:皇帝的威武在征伐西戎中以迅速的方式取得了胜利,杨家的阵法也成功地完成了。 - 赏析
霜气初严雨气衰,碧鸡峰色碧参差。 况当落日馀霞后,正是涂金刷翠时。 堆起佛头见华顶,磨开铜镜照昆池。 子安山紫潭清句,付此方成绝妙辞。 注释: 1. 霜气初严雨气衰,碧鸡峰色碧参差。 - "霜气初严":指霜降的天气开始显现,寒冷气息开始加强。 - "雨气衰":指雨水的气息减弱。 - "碧鸡峰色碧参差":形容碧鸡峰上山峰的颜色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绿色或蓝色。 2. 况当落日馀霞后,正是涂金刷翠时。
立幅雪浪石屏 再用坡公雪浪石七律韵并镌字曰琅嬛馆仿苏公雪浪斋孙知微画法(庚寅) 诗句释义: 1. 立幅雪浪石屏:在一块屏风上画雪浪石的画作。 2. 再用坡公雪浪石七律韵并镌字曰琅嬛馆仿苏公雪浪斋孙知微画法:再次使用苏东坡雪浪石的诗句作为创作的韵脚,同时刻上字“琅嬛馆”,模仿孙知微的绘画技法。 3. 画仿眉州复定州,宛然溅雪激奔流:这幅画模仿眉州和定州的雪景,仿佛是雪水飞溅,水流湍急的景象。 4
东园残腊(己丑) 几曾孤负好年华,如此园林听放衙。 三径有苔皆步鹤,一年无日不看花。 筹边心力营巢鹊,送腊时光赴壑蛇。 除却雷塘庵外雪,末应春雨更思家。 注释: 几曾孤负好年华:多少次没有辜负美好的年华。几曾,多少次。孤负,辜负。好年华,美好的时光。 如此园林听放衙:在这样的园林里听到官员们解除公务的命令。这样的地方,指自己家的花园或者庭院。放衙,官署解职休息,也称为“衙休”、“衙退”。
【解析】 本首诗写景抒情。首联“花垣一丈坛,石栏啜茗晚盘桓”,描写了紫薇花院后圃的景色,用“花垣”指代庭院,用“石栏”点出建筑风格,用“饮茶晚盘桓”写出了诗人在院中的活动,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的闲适之情;中间两联,“风知少女微时好,月向上□圆后看”,以“风”和“月”来衬托出少女的娇柔美好和对少女的怀念之情;“竹柏两人影闲暇,星河万里指阑干”,以“竹柏”和“星河”来衬托出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末联
【注】己丑:年号。 暮登东台(己丑):傍晚登上东台。东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碧鸡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南。金马山: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南,因山上有金马而得名。秋日有情此城郭:秋天的景色使这城廓显得如此多情。夕阳无限好峰峦:夕阳的光辉照耀下,那无数的山峰和山峦都显得格外美好。须茶饮:必须饮茶解渴。朱霞照我得酡颜:晚霞映红我的双颊。 赏析: 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临东台时所看到的美景
【注释】 署西:官府的西边。木台将朽:木制的台阶将要腐烂了。遂拆之迁,于是拆卸掉它而搬迁。澹泉,即澹水。澹水在今安徽当涂县境内。西南七丈许:大约七丈左右。用七千土墼㬪(wěi)为方台,即用七千斤的土坯砌成方形的台子。碧鸡台,台名。其一,第一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写一亭台建筑,抒发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表现作者“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 首联写拆旧修新。作者说
西宅后有紫薇二株葺其后屋题曰紫薇花院(庚寅) 注释:紫薇花,一种花卉名,此处指紫薇树。 译文:西堂后面的房子像闲衙(官署)一样,收拾荒园可以住家。 山顶平横青玉案,檐牙齐列紫薇花 注释:青玉案,古代官署中用来摆设文书、笔砚等的桌子。檐牙,形容建筑的屋檐翘起,像鸟的嘴那样向上翘。 译文:山顶平直如青色的玉案,屋檐上排列着一层层紫薇花。 千枝琼树看成碧,一片卿云半是霞 注释:琼树
【注释】: 滇池:云南昆明的别称,位于云南省。 同云难见彩云间:指冬天的雪和春天的云难以分辨。 忽飞冰雪铺千里,直洒来牟饱百蛮:忽然间雪花飘落,覆盖千里大地,滋润了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火热石垆怜蔀屋:炉火通红,照亮了贫苦人家的屋子。 时平铁甲解边关:国家太平,战士们可以卸下盔甲,解除边境的警戒。 登台更向园林去:登上高楼远望,到园林中游玩。 放眼遥天万玉山:放眼望去,天空如同无数块玉石一样美丽
题碧鸡台(庚寅) 不难终日住楼台,难得台从古迹开。 山在益州鸡缥碧,节持汉使羽毰毸。 二千年上神光在,五色云中翠影推。 若是倚楼横塞雁,王褒还擪洞箫来。 注释: - 不难终日住:不费力地可以长时间地居住在那里。 - 难得台从古迹开:非常难得能够看到这样的遗址被重新打开和展示。 - 山在益州鸡缥碧:山位于益州的鸡雀山下,色彩斑斓如同碧玉。 - 节持汉使羽毸:手持汉代使节的羽毛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