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
奉谢资阳谢纯天诸友是日三池周季章冯季修许德开资中支仲壬至谢介卿冯清叔广汉常光父继至遂宁杨仪斯期而未至 译文: 今日有幸与各位朋友相聚,在三池这个地方,我们共同欣赏了美景。 驾言南东亩,捷出西北隅。 资阳有八士,持谒要诸涂。 须臾平泉道,衣冠被林庐。 问我来何方,过我不适予。 吾非烦嚣避,乐此简便趋。 经行三纪后,旧交半丘墟。 翁仲草没膝,儿孙霜满须。 其间最所怀,刘公真丈夫。 许张二良友
【注释】 夏至日:即农历六月二十日。阙伯,传说中的黄帝时大臣,相传为颛顼帝之子,封于祝地(今河南长葛县),死后葬于商朝的阳城(今河南省禹州市)。开元宫,唐玄宗在长安所建的行宫,在大明宫之北。省中斋宿:指唐代的翰林院。 野人庐:指隐居的人的简陋住所。谁识:谁能理解?潭潭省府居:形容朝廷官员们的官署、官邸。紫微阁:指唐玄宗所建的紫微殿,此殿在大明宫之南。四厨书:指宫中的厨房。 【赏析】
首先释义:鸣春,指报晓的鸟鸣声,用来比喻诗人。敢将愚见酬佳赠,指愿意用我的浅陋之见来酬答贤能之人的赠送。愿子深思勿语人,意思是希望你深入思考不要把它讲给别人听。 接下来是译文:我听到鸟儿的叫声就感到欣喜,不敢把自己的看法说出去以报答贤人的馈赠,希望你深思熟虑,不要把它告诉其他人。 赏析:此诗通过咏鸟鸣而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敬意和谢意。诗人在听到鸟鸣声时产生了喜悦的感觉,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谦逊
注释:难道仅仅通过诗歌和书籍就能理解圣贤之道,必须明白屋漏与神天的关系。即使设立了科举考试,也是为了比较词章。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靖州贡士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诗书、圣贤之道的理解,以及他对屋漏与神天关系的重视。他认为,仅仅通过诗歌和书籍就能理解圣贤之道是不现实的,必须明白屋漏与神天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同时,他虽然设立了科举考试,也是为了比较词章,但更注重的是词章背后的真正含义
七夕有赋 经星不动随天旋,枉被嘲谑千余年。 译文:星辰如恒心般坚定,却因千百年的误解而备受嘲弄。 注释:经星,即指星辰。天旋,指天空的旋转。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星辰长久以来被误解和嘲弄的感慨。 无情文象岂此较,独嗟陋习轻相沿。 译文:无情的文字难道可以比拟星辰?只有叹息这种陋习轻易地沿袭至今。 注释:文象,指文字的象征或意象。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与星辰比较时显得无力和无奈的心情。
《赠画工王生》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对画工王生的赞赏,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七年谪五溪:这一句意味着诗人被贬到了五溪地区,时间长达七年。这种长期的贬谪生活让诗人感到痛苦,同时也锻炼了他的坚韧品质。 - 二年守三泸:这里的“三泸”可能是指四川地区的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但根据上下文推测,这里可能是诗人在四川的任职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和赏析。 首句:“何年误认貙作熊,力小知薄当戎冲。”意思是:什么时候把野猪当成山君,力量小又知道少却成了冲锋的主力?这句诗描绘了古代战争时,士兵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有的负责冲锋,有的负责防御,但往往因为力量小或者对战斗情况了解不够,而成为主力。 第二句“级夷蕃拔牖户破,至今风色长如冬。”意思是:吐蕃攻破了城,窗户都打破了
端平三年春三月戊午朔,天子有诏,使我(了翁)以佥书枢密院奏事,既上还山之请,乃休沐日丁丑与宾佐谒濂溪先生祠。宾主凡二十有二,谓是不可无纪也,遂以明道先生云淡风轻之诗分韵而赋。 译文:端平三年春天,正月初一。天子下诏,让我以佥书枢密院的身份奏事,我上了奏折之后又请求回山里。于是在休息沐浴的日子,丁丑日和各位宾客一同拜访濂溪先生的祠堂。我们一共二十二人,说是不能没有记载下来
这首诗是唐代李绅的《王总卿》,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浮云䆉稏卷晴畴,一目天隅尽好秋。 【注释】䆉稏:即袯襫,一种古代服饰。晴畴:晴朗的原野。一目:一眼望去。天隅:天际。好秋:美好的秋天。 【赏析】第一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天空晴朗,浮云飘动的美丽画面,让人心旷神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路有醉人挑袯襫,边无嘶马趁兜鍪。 【注释】袯襫:即袯襫,一种古代服饰。兜鍪
赠画工王三锡传神 气质纷不齐,四海无似人。 藉令貌相近,气有醇不醇。 善观人品者,仪观与机神。 正邪眸子见,善恶眉间分。 且如若与虎,二人自非伦。 而俱类孔子,俗眼何昏昏。 古人有梦遇,便知为良臣。 又能记眉目,晓然得其真。 此须以神会,难与浅者论。 王生归为我,试语司寇君。 此理充得去,三代同此民。 注释:气质纷不齐,指人的容貌和气质都各不相同。四海无似人,形容人的相貌没有可以完全相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