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注释】
夏至日:即农历六月二十日。阙伯,传说中的黄帝时大臣,相传为颛顼帝之子,封于祝地(今河南长葛县),死后葬于商朝的阳城(今河南省禹州市)。开元宫,唐玄宗在长安所建的行宫,在大明宫之北。省中斋宿:指唐代的翰林院。
野人庐:指隐居的人的简陋住所。谁识:谁能理解?潭潭省府居:形容朝廷官员们的官署、官邸。紫微阁:指唐玄宗所建的紫微殿,此殿在大明宫之南。四厨书:指宫中的厨房。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前半部分写书生对朝廷的厌倦之情,后半部分写独坐黄昏时的孤独感。诗人以隐居者自况,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
首句“夏至日祀”,点明时间。“祀”是祭奠的意思,说明作者在祭拜先烈。第二句“书生只惯野人庐”,点出自己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第三句“谁识潭潭省府居”,表达对朝廷的厌倦之情。第四句“独坐黄昏谁是伴”,表现自己独处时的孤独。最后两句“紫微阁上四厨书”,描绘出一幅宫廷生活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一顾和追求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