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确
【注释】儒苑:指科举考试的考场,即太学;唐吏部:指唐朝的吏部尚书,是主管选拔官吏的官员;将坛:指将军之位;拜:授官。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好友祝寿时作的祝寿词。“儒苑”指太学,是唐代选拔官员的考场,也是科举考试的场所。《旧唐书》记载,唐吏部尚书选士有道,以能举荐贤才著称于世,故称“儒苑”。这里说“儒苑昔推”,意谓昔日的儒士们曾推举你为天下第一人(唐吏部尚书),足见其德望之高,才华之出众,令人敬佩
【注释】再拜:两手合十,向人行礼。穿:织。华线:彩丝,用来缝制衣饰。神光白气:神仙的光彩和气息。 译文:我虔诚地焚香跪拜,穿起五彩丝线织成的衣服。终于等到了那神奇的光彩和气息。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神话传说为题材,通过描写织女与牛郎的爱情悲剧,来寄托诗人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于爱情的向往。这首诗中“焚香再拜”一句,表现了诗人虔诚的态度;“穿华线”一句
注释:韩绛(725—806),字元钧,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进士及第,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义节度使。文价,指韩公权,字文价,宰相韩洄之子。唐宪宗元和四年(809)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吏部,即吏部尚书。唐代以尚书省为六部,吏部为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 将坛:指将相之位。汉淮阴侯萧何,西汉初年政治家、开国功臣。 赏析:韩公权是唐朝中期的名臣,他早年考中进士
【注释】 揽秀:欣赏美景。 秉兴登兹亭,朱槛临曲洲。 秉:拿着。兴,兴致。兹亭:此座亭子,即亭台。朱槛:红色栏杆。临:靠近,接近。 俯仰一寓目,高风振衣裘。 俯仰:从高处向下看,也指上下打量。寓目:凝视。振衣裘:抖掉衣服上的尘埃。 新阳力尚微,冰雪浩未收。 新阳:春天的阳光。力尚微:力量还很小。冰雪:形容冬天的景色。浩:广大无边。 出没林间翮,飞鸣各有求。 出没:往来,这里指在树林间穿行。翮
【注释】 新兴:今属江西省。新兴县在江西省北部,地处赣江上游。 仁义桥:即龙山桥,位于江西宜春市新兴县境内。 杨柳斜:指桥边杨柳随风倾斜,形容景色优美。 洗亭岗:地名,位于新兴县东南。 种桑麻:种植桑树和麻类植物。 祖师塔:位于龙山水畔的一座古塔,供奉佛教始祖达摩。 夏院:地名,位于新兴县西北。 宰相家:指夏院附近曾经居住过的一位宰相的故居。 十仙园: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传说中曾出现过仙人的踪迹
【注释】 1. 静中自足胜炎蒸: 指在静心之中,自己能够感到满足。 2. 入眼兼无俗物憎: 指眼中所见,没有世俗之物的厌恶。 3. 何处机心惊白鸟: 指哪里会用机巧之心惊吓白色的鸟儿呢? 4. 谁人怒剑逐青蝇: 指谁用愤怒之剑去追逐青色的苍蝇(喻为害虫)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和心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社会的反感。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时诗人因永王兵败而流放到浔阳,登车盖亭,眺望江景,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首句“喧豗六月浩无津”,以拟人化手法写江水汹涌澎湃,浩渺无边,没有渡口。次句“行见沙州束两滨”,从侧面描写江水之浩瀚,突出了“无津”的意境。三、四两句紧承首二句之意,进一步描绘江景。前一句说,那像带子一样的河流又窄又浅,哪里值得一提,后一句说,滔滔江水会淹没整个沧海
夏日登车盖亭十绝 风摇熟果时闻落,雨滴馀花亦自香。 注释:风吹动成熟的果实,有时听到果实落下的声音;雨水洒在剩余的花朵上,也闻到了花朵的香味。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夏日景象。风吹动成熟的果实,仿佛在诉说着收获的喜悦;雨水洒在剩余的花朵上,又似乎在为它们增添一份生命的活力。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注释: 在骊山的宫殿里观看女工织布,太液池边晾晒着新做的衣物。 赏析: 此诗描写了唐代宫廷中女工们的日常生活场景。首句“失调名”指的是女子在七夕节(乞巧节)时会举行一种游戏来预测自己的命运好坏,即“调星”。而这里的“失调”则是指这种游戏的失败。次句“骊山宫中看乞巧”,描绘了宫女们聚集在骊山宫里观看女工织布的场景。第三句“太液池边收曝衣”,描绘了在长安城东的太液池边晾晒衣物的场景
【注释】 矫矫:高耸的样子。郝甑山:即郝景翼,字子昭,号甑山。元朝大臣,以直言敢谏著称。上元:指皇帝。古代称天子为“元”。清风:指清风廉政。碧湾: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县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车盖亭时的观感之作。前两句是说郝甑山是一位名臣,他忠言直节,正直耿介,在元代政治黑暗时期能敢于犯颜直谏,其品格令人钦敬!后两句是说,郝甑山虽然被贬谪到了地方,但他仍然保持清风的高尚品质和廉洁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