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
诗句释义与译文: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 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 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服义题书箧,邀欢泛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 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
这首诗是杜甫的《夜发三泉即事》,以下是对其逐句释义和译文: 1.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 - “暗发三泉山”指的是在夜晚出发,而“穷秋”则指深秋时节,秋天通常有落叶的景象。 - “听骚屑”中的“骚屑”可能是指秋风声,也可能是对秋天萧瑟景象的描述。 2.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 “北林”可能指的是北方的山林,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 “夜鸣雨”描绘了夜间雨声的声响
诗句原文: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 愁多人易老,断肠君不知。 注释解释: - 人坐青楼晚:青楼,古代指歌舞场所,多用于文人墨客聚集之所。这里指诗人独自在青楼上品酒赏花,夜幕渐深。 - 莺语百花时:莺鸟的鸣叫声与春天百花齐放的景象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春意盎然的气氛。 - 愁多人易老:表达了因为忧愁而容易衰老的主题,反映了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 断肠君不知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首句“天子圣兮天孙崇”,描述的是皇帝的神圣和尊贵,以及天孙的崇敬。 2. “登以封兮报以功”,表示了皇帝的功德被认可,他通过封禅来回报天地的恩赐。 3.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意味着皇帝在继承前人基业的同时,也是在承担天降的重任。 4.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描述了军队的雄壮和武器的锐利。 5.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
【注释】: 1. 礼物斯具,乐章乃陈。谁其作主,皇考圣真。对越在天,圣明佐神。窅然汾上,厚泽如春。 2. 这是祭祀汾阴的祭文。谁能够主持这个祭祀呢?是皇考啊!他真是圣明的天子呀!他是上天的使者,神圣的辅佐者。他的恩泽多么深厚啊!就像春天的气息一样温暖而生机盎然! 3. 此诗描写了祭祀汾阴的盛大场面,以及人们对皇父的敬仰之情。全诗以赞美皇父为主题,通过对汾阴祭祀仪式的描述
【注释】 君:对对方的尊称。 君不见:你难道没有看见? 天津桥:在长安城东,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 东流水:指黄河之水向东流去,暗喻离别之情。 东望:向东远望。 龙门:指关中渭北的龙门山,这里泛指长安城东的龙门山。 朝市:指繁华的市区。 宛:弯曲的样子。 地垂:像大地一样下垂。 桃红李白花参差:桃花红了,柳叶绿了,花朵也开了,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参差不齐。 堪:能。 结:系住。 此时:这时候。
【注释】 丑:指人。丑虽有足,甲不全身:意思是说人虽然有脚,但并不全身甲壳。见君无口,知伊少人:意思是说见到你,就知道你是少人。伊:指人。 【赏析】 这是一首谜面诗,谜题“咏尹字”意即对尹字做一咏叹。谜底是“尹”,而谜面却以人名来写,所以是隐语,需要解谜。 第一句:“丑虽有足,甲不全身”。谜底为“尹”,而“丑”、“足”、“甲”三字都与“尹”有关。“丑虽有足”是说丑字有足旁,就是“丑”字的左边部分
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 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 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 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 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赏析:此诗首联写离别之因和离别之情。“京国”两句,诗人以“携手”二字点明与友人同行的愉快心情
【注释】: 杂曲:即杂言诗。歌辞:乐府旧题,是古代一种诗歌的体裁。 玉关:指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附近,汉时为通往西域的要道;征戍:出征守卫。久:很久。 空闺:独守空房的妇人。人独愁:指女子因丈夫远征而感到孤独寂寞,忧愁不已。 寒露:初秋的雨露。湿青苔:使青苔湿润。别来:离别以来。蓬鬓:蓬蓬松松的头发。秋:指秋天。 赏析:
诗句解读 1.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 - “隋运与天绝”意味着隋朝的命运与天命断绝,“生灵厌氛昏”描述百姓厌倦了战乱和混乱的局面。 2. 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 表明皇帝的希望是恢复和平,而军队则在太原被征发起来。 3.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 - “立极”表示建立标准或典范,“万邦推”说明这一标准或典范被所有国家接受,“登庸四海尊”意味着受到全国上下的尊敬。 4. 庆膺神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