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
闻钟 古寺路幽深,洪钟发妙音。 随风传宝阁,送月出珠林。 江海灯前耳,乾坤句里心。 人生几昏晓,勋业二毛侵。 注释: 1. 古寺路幽深:指古寺的道路非常幽深,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2. 洪钟发妙音:形容洪钟的声音宏大而美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 随风传宝阁:意味着钟声随风飘荡,仿佛在向人们传达着某种珍贵的宝物或信息。 4. 送月出珠林:形容钟声如同月光一般明亮,洒满了整个珠树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乘船游览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过荷叶浦(注释:经过荷叶茂盛的河滩) 雨后乘船好,春流处处浑。 买鱼荷叶浦,沽酒杏花村。 野景苍茫过,清诗仔细论。 矶头双白鹭,相对似忘言。 译文: 雨后乘坐小船好,春天的水流处处浑浊。 在荷叶茂盛的河滩上买鱼,在杏花盛开的乡村里沽酒。 野景苍茫地掠过眼前,仔细品读这清秀的诗歌。 湖边的两只白鹭相向而立
诗句释义 1 出门经过处,将身入画图: 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外出时,常常会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这里的“画”指的是自然景观,如山川、树木、流水等,而“经处”则表示这些美景常常出现在诗人的行走路线上。 2. 浪花吹石碎,松树挂藤枯: 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浪花拍击着岩石,使得石头四分五裂;而松树枝叶枯萎,仿佛挂在了藤蔓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
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处士当年住,西湖正绕门。 - 注释:"处士"指的是林和靖,一位著名的隐士,此处提到他曾经居住在此地。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林和靖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也暗示了林和靖与杭州的深厚情感联系。 第二句:诗名因不死,祠宇到今存。 - 注释:"诗名"可能指的是与林和靖相关的诗歌作品,而"不死"可能指他的高洁品质或长寿。 - 赏析:此句表明林和靖虽然去世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宿田家 - 抵达了田家的住所。 2. 薄暮投何处 - 傍晚时分,不知道该投宿何处。 3. 田家白板扉 - 田家的门上挂着一块白布制成的帘子。 4. 鸡栖留客久 - 在鸡鸣声中待客已久。 5. 犬吠见人稀 - 狗的吠声稀疏,表示人不多。 6. 破壁风威劲 - 破旧的门框显得坚固而有力,仿佛能挡住风雨。 7. 颓檐月色微 - 破损的屋檐下月光斑驳。 8. 夜深灯火亮 -
发鹿城 江上潮初落,好风吹客船。 孤城辞白鹿,小县入青田。 山气晴疑雨,滩声断复连。 沙鸥休笑我,诗思正相牵。 注释: - 江上潮初落(江上):指的是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潮水开始退去。 - 好风(好风):形容风势很好,吹拂着诗人的船只。 - 孤城(小县):指鹿城,一座孤零零的城市。 - 辞白鹿:指从鹿城出发离开。 - 小县入青田:指小县城进入青田县。 - 山气晴疑雨:指晴朗的山林中,好像下着雨。
【诗句释义】 1. 茶源:地名,在今浙江桐庐县。 2. 凄凉不可论:指晚向茶源过时的凄清、荒凉之景,难以用语言形容。 3. 孤舟:一艘船。 4. 千里客:指远道而来的游子。 5. 茅屋:简陋的房屋。 6. 平沙:平坦的沙地。 7. 返照:夕阳西下时的余晖。 8. 唯应惬(qiè)诗思:只有诗歌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9. 坐久:坐了很久。 10. 愈忘言:《庄子·外物》中有“言者所以在意也
夜雨 睡美不闻骤,梦回方觉寒。 因惊五月到,只作九秋看。 田野新茅屋,江湖旧钓竿。 幽怀谁与共,剪烛坐更阑。 注释: 1. 睡美不闻骤(zhòu):形容在梦中睡得很深,以至于没有听到外面的雨声,就像雨声没有突然来临一样。 2. 梦回方觉寒:醒来时才感觉到寒冷,形容在梦中已经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 3. 因惊五月到:因为被惊醒,所以惊讶地发现已经是五月了。 4. 只作九秋看:原本以为只是秋天
【译文】 冬日里才见雪花飘落,纷纷扬扬地落满了酒杯。窗外雪光明亮,仿佛是白天一样,而衣服却感觉冷得象黄昏。 有兴致就要划船出游,没有欲望只关上门罢了。 幽静的居室显得更加洒脱,诗情涌上心头弥漫江边村落。 注释: 1. 《对雪》: 诗人在室内面对外面的大雪作诗。 2. 飞雪:指大雪。 3. 酒尊:指盛酒的器具,这里借代为酒杯。 4. 窗明疑白昼:外面大雪纷飞,室内却亮堂如同白昼
【注释】 雪后:指冬天过后,春天来临。 山行:在山间行走。 岩罅(xià):缝隙。 云向树头生:形容云彩从树梢上生出。 劳行役:劳累于行走。 物情:自然万物的情感。 因有午鸡鸣:因为有了公鸡的啼叫而感到心旷神怡。 【赏析】 《雪后山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春雪过后,山行所见景色,抒发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首联写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