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春泥滑,篮舆款作程。
山从岩罅出,云向树头生。
路远劳行役,心幽惬物情。
茅茨深处见,因有午鸡鸣。
【注释】
雪后:指冬天过后,春天来临。
山行:在山间行走。
岩罅(xià):缝隙。
云向树头生:形容云彩从树梢上生出。
劳行役:劳累于行走。
物情:自然万物的情感。
因有午鸡鸣:因为有了公鸡的啼叫而感到心旷神怡。
【赏析】
《雪后山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春雪过后,山行所见景色,抒发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首联写冬去春来,雪过天晴。“雪后”二字,点明时间,为下文“山行”作铺垫。冬尽春回,大地复苏,雪化成水,泥泞难行;诗人于是用“篮舆”代步,“款作程”则表明行进之缓,表现了旅途的艰辛。
颔联写山中景致,描绘出一幅山形奇特、景物优美的画面:山势曲折盘旋,仿佛是从岩缝里钻出来的;云雾缭绕着树木丛生之处。这两句通过拟人手法把大自然的景色写得更加活泼可爱,也更富有诗意。
颈联进一步写山行所见所感。由于路远且辛苦,所以心情显得特别舒畅;看到幽静的环境,便觉得心旷神怡。这里的“心幽”,指的是心境宁静、恬淡。“惬物情”则是指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以景结情。诗人来到山村,看到茅草盖成的屋舍深处,传来公鸡的啼声。听到这声音,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在这山村中度过的时光,以及那些与村民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因此,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