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译文】 满山遍野都是红树, 小溪潺潺流淌不息。 洞门依旧安然无恙, 前次来的人现在又来了,只是头发有点花白。 在花儿下面倚着双鬓, 笑着追欢逐乐。 用胡麻的米屑做米饭劝人吃饭, 不要学淮南王乘龙升天,鸡犬飞向云间。 【注释】 题刘六皆桃源图: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六,即刘安,汉末著名道士。 涧水潺潺:指瀑布声。 烟霞无恙洞门关:指洞口依然。 前度刘郎今又至:指陶渊明,因他多次隐居,故称刘郎
浪淘沙 其一 楼上愁和卿谋韵 赢得许多愁。 岁月悠悠。 秋风秋雨冷双眸。 欲赠湘君搴杜若。 难问芳洲。 长啸倚南楼。 霜鬓飕飕。 栏杆拍遍把吴钩。 惆怅归来无个事,又上灯篝。 译文: 岁月匆匆,我赢得了许多愁绪。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让我双眸感到寒冷。 想送你去采撷杜若,却难以询问你美丽的居所。 长啸一声,倚在南楼,我的白发随风飘摇。 我拍打栏杆,试图拔出那把吴钩,但心中却充满了惆怅。
注释: 浪淘沙 其二 楼上愁和卿谋韵 回首仲宣楼。 浩浩江流。 楚云湘雨几家收。 画角西风声一片,烽火神州。 准拟泛新愁。 一叶扁舟。 珠帘卷尽雁行秋。 无赖梦魂飞不定,何处相留。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踏莎行》中的第二首。上阕写自己与友人在仲宣楼饮酒作乐,吟诗唱和,共度良宵。下阕写自己在船上乘着月色,看着江上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忧愁。全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
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青嶂拥晴沙。 几簇人家。 眼前桃李艳于霞。 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 烟水望中赊。 绕径桑麻。 武陵何必更浮槎。 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 注释:浪淘沙是唐代教坊曲名。此词描写了春天里在管社山上游览时所见的景色。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春天里在管社山上游览的情景。上片写山景和山中的村落。“青嶂拥晴沙”写出山势险峻,山峰如屏障一样环抱着一片晴朗的沙滩。“几簇人家”指村落稀疏而小
诗句原文: 谁剪旧宫衣,春思迷离。 南朝金粉未全非。 愁绝玉钩斜外路,绿怨红凄。 译文注释: 《浪淘沙·谁剪旧宫衣》是清代诗人丁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思。"谁剪旧宫衣,春思迷离。南朝金粉未全非。愁绝玉钩斜外路,绿怨红凄。紫陌画楼西,拾翠人稀。金钿委地茜裙低。二十四桥歌舞歇,只剩香肥。"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情感描写
诗句:酒醒夜凄清。何处箫声。被风吹断又零星。 译文:我酒后醒来,深夜显得凄凉而清冷。哪里传来了萧瑟的声音?那声音似乎被风一吹就断了,又零零散散地飘来。我知道有多少愁绪在心头,却又说不清。我想着那微凉的夜晚和露水打湿的帘旌,心中不禁沉吟。我独自一人绕着台阶行走,隐约可见碧桃花的影子,斜月已经三更。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听箫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中运用“酒醒夜凄清”等词汇
解析: 第一段: 诗句:"砚匣日随身"。 注释:砚(yàn)是研墨的器物,匣(xiá)是盒子。这里的“砚匣”可能是指携带着的研墨工具。 译文:砚台和研墨盒每日伴随在身。 第二段: 诗句:"检点残春"。 注释:检点(jiǎn duǎn)意为仔细检查、盘点;残春指残余的春天时期,即春季的最后一段。 译文:反复回想过去的春天时光。 第三段: 诗句:"横云斜月斗鲜新"。 注释
【解析】 此诗为题素心并头兰画卷而作,描写了一幅幽芳独绽的并蒂花图。 “闹扫试新妆”,意为打扫庭院,整理妆容。闹扫,清扫庭园。试新装,即梳妆打扮。 “略注铅霜”,意为略施脂粉。铅霜,指白粉搽在脸上,使之有如银雪。 “寒崖冷谷占幽芳”,意为寒冷的山崖和深谷独占了幽香。 “月下闲阶双笑在”,意为月光下闲散的台阶上两个女子相视一笑。 “连理唐昌”,意谓连理枝,出自《诗经·周南·桃夭》
【注释】 1. 窗里:室内。竹炉:以竹子作燃料的小火炉,用来烧水或取暖。 2. 遥山:远远可见的山脉。离骚:屈原所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3. 香草注:用香草制成的注酒器,古代文人雅士常用它来品茶。 4. 邻父:邻居的父亲。寻梅:去梅花树旁寻找梅花。 5. 扫石:在石头上扫灰尘。同看:一起观赏。 6. 落日雁声寒: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下的雁鸟叫声听起来十分凄凉。 7. 木末霞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同时要注意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手法等分析作答。注意通篇把握,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赏析。 “浪淘沙 冬夜雨”:这首词写的是冬天夜晚雨后的景色。 “尽彀得凄凉”:尽情地感受着这凄凉的境界。“尽彀”,尽够,足以。 “雨又浪浪”:雨水又像波浪一样汹涌澎湃。 “湿灯寒逼影微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