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里竹炉烟。
窗外遥山。
离骚香草注初完。
邻父寻梅携酒到,扫石同看。
落日雁声寒。
木末霞丹。
稚儿腰笛护牛还。
先报阿翁新喜事,晚麦青攒。
【注释】
- 窗里:室内。竹炉:以竹子作燃料的小火炉,用来烧水或取暖。
- 遥山:远远可见的山脉。离骚:屈原所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 香草注:用香草制成的注酒器,古代文人雅士常用它来品茶。
- 邻父:邻居的父亲。寻梅:去梅花树旁寻找梅花。
- 扫石:在石头上扫灰尘。同看:一起观赏。
- 落日雁声寒: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下的雁鸟叫声听起来十分凄凉。
- 木末霞丹:夕阳西下时,树林中的天空染成了红色,好像丹砂一样。
- 稚儿:小孩。腰笛:小孩子拿着笛子。
- 先报阿翁新喜事:首先告知你老人家有一件喜事。
- 晚麦青攒:晚上收割的小麦已经捆成一捆,堆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己家中,与家人、邻里共度的一个平静美好的下午,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首句“窗里竹炉烟”描写的就是在家中,诗人正坐在窗前,享受着来自竹炉的温暖。竹炉是一种利用竹子燃烧的小型火炉,通常用于烹饪或取暖,这里用来煮水或烧茶,使得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氛围。
第二句“窗外遥山”,则转向室外,诗人站在窗边,远眺外面的山景。这里的“遥山”指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给人一种遥远而宁静的感觉。诗人通过窗户向外看,似乎能感受到山的呼吸和脉动,这是一种非常自然和真实的感受。
接下来的“离骚香草注初完”,则是对诗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描述。离骚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而这里的“香草注”可能是指一种香料瓶或者花瓶,用来插放香草或鲜花,以此来净化空气或装饰居室。诗人正在完成这个工作,可能是为了准备迎接客人或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
接下来的句子“邻父寻梅携酒到,扫石同看”,描述了一个场景。邻居的父亲带着酒来找诗人,他们一起在扫过的石头上赏梅饮酒,这是一幅非常和谐的画面。诗人在这里不仅享受到了自然的美景,也享受到了邻里之间的友谊和亲情。
最后一句“先报阿翁新喜事,晚麦青攒”,则是对一天结束时的情景进行了描绘。阿翁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长辈或是亲人。诗人首先得知家中有一件喜事,然后晚上收割的麦子已经捆成一捆,堆放在一起,这可能意味着家中有了新的收获或者是有人来访。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平凡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它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体现,展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