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东访岱宗碑。 西上峨眉。 北浮鸭绿犯霜威。 注释: - 岱宗碑:指泰山的碑文,象征山之尊荣,此处表达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 峨眉: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鸭绿:这里指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象征着国家边境。 译文: 东边我去拜访了雄伟的泰山, 西边我登上了巍峨的峨眉山。 北方我在鸭绿江上感受着寒风, 虽然我面对的是寒冷的边疆,但我依然向往故乡。 郭外结茅茨:
这首诗的译文是:早晨,推开窗帘,闻到花香,我拿起茶杯,细细地品味那芬芳的茶香。庭院深深,人醉了,别有一番清幽的感觉。蝴蝶在花间飞舞,小产东西,我在药栏低处静静地品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中的“细挹芳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茶香的品尝,而“庭院深深人醉也”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陶醉。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短长亭:古时送别的地方。 莫愁湖,位于今南京秦淮河畔,是六朝时期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云屏:指云彩遮蔽的屏风或窗户。 【赏析】 《浪淘沙·闻杨訚发抵家后纳姬有感》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自己听到杨訚娶妻之后的生活变化,下阕则写自己在纳妾之后的生活情趣和心境。全词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豪放的个性和超脱的人生态度。这首词以“风雪”起笔,写在风雪交加之中,他与杨訚分别,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何处杜鹃声。不耐愁听。珊瑚枕上解朝醒。吹落杨花飞作絮,又近清明。双燕拂帘旌。猩色围屏。辛夷花底闭门深。一缕茶烟人不到,慵炙鸾笙。 注释: 1. 何处杜鹃声(何处的杜鹃鸟叫声):杜鹃鸟的叫声。 2. 不耐愁听(无法忍受这悲伤的声音):形容杜鹃鸟的叫声让人感到忧愁。 3. 珊瑚枕上解朝醒(在珊瑚枕上醒来):形容早晨醒来时的心情。 4.
浪淘沙其一 其二是唐代诗人韩偓的组诗作品,共二首。第一首写一位宫女在梅雨时节对红梅的喜爱;第二首则写一位宫女在海棠花谢后对落花的惋惜。这两首诗都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 诗句释义: 风影约帘波。 摇漾纹罗。 小红阑底按清歌。 摘得一枝梅似豆,笑打鹦哥。 燕惜落花多。 衔衬香窠。 梨云梦醒奈愁何。 开尽海棠春又半,频敛双蛾。 译文: 风轻轻摇曳着窗帘上的波浪, 摇曳着那花纹绚丽的罗帐。
新粉坠琅玕。 荷叶露水刚刚圆,满城风雨忽然生寒意。 莫便重阳时节也,一切都让人心酸。 小扇迭上新纨扇,空画乘鸾。 流萤飞渡曲栏杆,休傍牙签频掩映,不是儒冠。 注释:新粉指的是新近涂抹的白色面庞,比喻女子。琅玕指翠鸟的羽毛,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新妆。荷露初圆形容荷花刚刚开花,露珠晶莹剔透。满城风雨忽然生寒意,形容天气突然变冷,给人带来寒冷感。莫便重阳节时也,一切让人心酸
这首诗是一首词,内容如下: ``` 清镜上朝云,宿篆犹熏。一春双袂尽啼痕,那更夜来山枕侧,又梦归人。 花底病中身,懒约湔裙。待寻闲事度佳辰,绣榻重开添几线,旧谱翻新。 ``` 注释: - 清镜上朝云:形容早晨的镜子被朝霞映照得明亮如镜。 - 宿篆犹熏:指昨夜的篆刻仍然散发着香气。 - 一春双袂尽啼痕:整个春天里,她的衣袖上都是泪水的痕迹。 - 又梦归人:又梦见了远方的亲人。 - 花底病中身
浪淘沙 眉谱待全删,别画秋山。朝云渐入有无间。莫笑生涯浑似梦,好梦原难。 红咮啄花残,独自凭阑。月斜风起袷衣单。消受春风都一例,若个偏寒? 译文: 眉毛谱本想全部删除,却意外画出了秋天的山。晨云逐渐消失在天地之间。不要嘲笑这样的生活就像一场梦,毕竟好梦本来就很难实现。 红色的嘴巴啄食着凋零的花,我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上。月亮已经倾斜,风吹起了我的薄衫,感觉有些寒冷。 注释: 1. 眉谱待全删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 译文:用紫玉拨去寒冷的灰烬,心字已全非。 注释:紫玉:一种玉石,常用于装饰。拨寒灰:比喻扫除一切旧事物或旧观念。心字全非:指心字已不再是原来的心字。 疏帘犹是隔年垂,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 译文:疏帘还是像去年一样垂下,夕阳半边落下,红色的雨滴洒下,燕子飞来。 注释:疏帘:稀疏的窗帘。隔年垂:指窗帘已经一年没有拉开,像去年一样垂下。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
【解析】 本诗为《浪淘沙·幽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全词上片写昨夜欢会的情景,下片写今宵醉乡之乐,最后以郎来偷看之嫌作结。此词写女子对男子的依恋,情思深婉,细腻入微。全词语言明丽自然,清新脱俗。赏析: “连日爱新凉,更短更长。”首句点明时间。夏日里,女子独宿于高楼,夜长难耐,故爱新凉。“昨宵沉醉甚心肠。”“沉醉”一词既表现了女子对情人的眷恋、思念之情,又表达了她的娇媚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