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有壬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属于综合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题目,考核学生的理解、评价、扩展思维的能力。此题既要注意理解诗意,又要能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还要能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本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摸鱼儿 笑当年柏台兰省,四时风景孤负。归来幸得身无事,底又匆匆朝暮。心口语。是传癖诗臞,常把芳辰误。夜来风雨。早练帨云飘,红衣霞卷,香滴翠杯露。 司花手,无限芳妍留住。凝妆为我延伫。姑仙绰约如冰雪,次第相从微步。天不妒。便失却东隅,尽有桑榆路。人间尘土。看太华峰头,花开十丈,吾老尚能去。 注释: 1. 柏台和兰省:都是古代官员办公的场所,比喻官场。 2. 四时风景:四季的风景。 3. 传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分析评价。 “冰尽泉香云缥缈”:意思是说冰雪消融,泉水泛出清香,云雾缭绕在山间。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韶华隐隐浮林杪”:意思是青春年华隐隐约约地浮现在树林梢头
诗句注释: - 水落寒林山骨瘦:水退后,寒冷的树林显得骨骼嶙峋,形容景色萧瑟。 - 湘江风细波纹皱:在湘江上吹过微风,水面上的波纹因风力小而变得有些皱起。 - 何处携琴何处酒:不知道该在哪里携带着琴去那里喝酒。 - 惆怅久:长久的惆怅感。 - 乱鸦啼断烟中柳:乌鸦在烟雾中啼叫,打断了对柳树的欣赏。 - 茅屋萧萧连瓮牖:简陋的茅屋和瓮形的窗户相连接,形容环境的贫寒。 - 半檐寒旭闲清昼
绿头鸭 广寒宫。秋期明日方中。叹阴晴、自来无定,何如今夕从容。 棹兰舟、乱穿波月,斟玉斝、清带荷风。身世难期,欢娱易失,名言千载记坡公。 公曾道,凉天佳月,何必限春冬。况复有,西宾共载,仙季相从。 笑疏狂、兴来无尽,舣舟更策吟筇。任诸君、班荆藉草,环四岸、度竹穿松。飞上崇台,放开老眼,冰轮谁遣却朦胧。多应是嫦娥见妒,胜事不教穷。 天知我,须臾风起,万里云空。 【注释】 1. 广寒宫
这首诗是一首词,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于元朝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句: - 绿头鸭为牧庵寿 - 论斯文,世谁方驾韩欧。渺翩翩、旧家人物,一峰玉立高秋。走蒲轮、銮坡再至,照藜杖、石室重绸。要使吾元,典章文物,辉光什伯夏殷周。君信否,千言乘醉,字字□雕锼。侔堂阵,寄言渠辈,且避戈矛。 - 忆当年、江湖来往,月明太乙仙舟。洒乌丝、芙蓉秋水,振宫锦、杜若芳洲。鸾鹤赓歌,鱼龙迎舞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稼轩韵为题,创作了这首《菩萨蛮·宿造口用稼轩韵》。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月明江阔天如水。夜深残烛纵横泪。 - 月明江阔:明亮的月光下,江面显得宽广无边。 - 天如水:天空像水一样清澈、平静。 - 夜深残烛:深夜时分,一盏快要燃尽的蜡烛在昏暗中摇曳。 - 纵横泪:泪水纵横地流淌,可能是由于悲伤或孤独。 底事不求安。世间多好山。 - 不求安:不寻求安宁
菩萨蛮·寄中书诸公 三司笑面靴纹皱。鹾官憔悴非诗瘦。红袖写乌丝。谁曾梦见之。 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 【注释】 ①三司:唐时以盐铁铸钱为主事的三个部门,即户部、度支、盐铁使。“笑面靴纹”句意谓三使的面容如笑颜,靴边却已皱裂。形容他们虽受皇上宠信,但生活却十分窘迫。“非诗瘦”句意谓三使因生活窘迫而形销骨立,消瘦不堪,已不是诗人笔下瘦的形象了。②红袖:指宫女,这里泛指歌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时需要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 此词上阕写自己登临台榭,欣赏美景;下阕以“珍重岁寒冰雪操”自警,表明自己的高洁节操。全词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 译文: 落日映照崇台寒意更浓。登临台榭恰似寻访安道。有竹林何人能径自进入。我绝不讥诮。相逢要畅饮开怀大笑。
注释:登上北山的高楼,在钟山高处。山上树木苍翠,江水流淌。所有的美景都在这一刻聚集。 平生以湖海为诗豪,更倒出五斗香醪(酒)来。我不相信人间有什么好诗句,不教它进入我的笔端。 赏析: 《登北山阁》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首句“钟山高处”点明了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