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日望金台路。黄沙尽处空烟树。岁晚足萧疏。雁声无夜无。
簿书临俗态。人道儒酸在。何以慰相思。半年无好诗。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属于综合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题目,考核学生的理解、评价、扩展思维的能力。此题既要注意理解诗意,又要能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还要能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本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金台路”起笔,点明所寄之人的所在之地。“凭高日望金台路”,在高处远眺,只见黄沙漫漫,不见有人烟。“岁晚足萧疏”,年老体衰,草木稀疏。“雁声无夜无”,大雁南飞,杳然无影。“簿书临俗态”,官府文书堆积如山,百姓生活艰辛。“人道儒酸在”,人们说这是儒生酸腐之态。“何以慰相思?”用什么来宽慰我的思念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词通过写词人的所见、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词意境开阔,笔力遒劲,风格苍凉悲壮。

【答案】

①凭高眺望(凭),登高远望(凭)

②空寂荒凉(尽)

③萧条冷落(无)

④萧索零落(萧)

⑤雁南飞无影(鸿雁)

⑥官府文书堆积如山(簿书)

⑦生活艰辛(苦)

⑧言外之意: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相思)。

⑨用典:借“雁”自比,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鸿雁)。

⑩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