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齐庆
【注释】 1、奉絮酒只鸡:指刘禹锡因被贬而自请到南方去,所以有“奉絮酒只鸡”之语。絮(xiù)和酒,都是刘禹锡在被贬时所自备的。 2、下风遥拜:指刘禹锡被贬后远赴江陵,故作此诗以慰之。 3、公灵:指刘禹锡。 4、楼台灯火:指刘禹锡谪居朗州时,在湖南道衡山寺中,夜坐灯下,与诸子讲论《春秋》。 5、对盘飧市脯:即“对盘飧而啖脍”,指刘禹锡在朗州时,每日吃着清淡的食物,与朋友们谈笑自如。 【赏析】
【译文】 庭荫惭桃李,家风是黍黎。 新愁哀雁语,旧恨夜乌啼。 禄薄难言养,巢危尚忍栖。 长安桥上柱,留与长卿题。 【注释】 ①石逸:即石崇,字季文,小名安期子,晋武帝太康中任侍中、中书监等职,封广武县侯,后因事获罪被赐死。 ②闻警次石:听到警报时作诗以自慰。石逸,字季文,小名叫安期子(一作安期生)。石崇是晋武帝的女婿。石崇为官清廉有政绩,但因恃宠骄纵。武帝去世后,他因谋逆罪被杀
这首诗是贺喻志韶归第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门前桃李报花开,官酒亲尝第二杯。 - "门前":指的是诗人住所的门口。 - "桃李":指桃花与李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或者人才。 - "报花开":这里可能是说门前的桃花、李花都开得非常美丽,好像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到来。 - "官酒":指官员们准备的美酒。 - "亲尝":亲自品尝的意思。 - "第二杯"
译文: 听说警报,次韵一首。 薄宦身如寄,忧时泪欲倾。 韬钤徒话柄,草木亦军声。 糜费金无算,仓皇卒践更。 诸君皆柱石,何以慰宸情。 注释: 1. 闻警:听到警报。 2. 次韵一首:用原诗的韵脚和形式创作了一首与原诗相匹配的新诗。 3. 薄宦:微薄的官职,形容官位低微。 4. 身如寄:比喻自己如同临时寄居在他人之地,无法长久停留。 5. 忧时:忧虑时局。 6. 泪欲倾:眼泪几乎要流出来。
笼鸟却寄关中友人 笼子里的鸟儿却寄居在关中的友人那里。 一落樊笼不自由,嘤鸣无复旧同俦。 一旦离开笼子就不再自由,不再能像以前那样与同伴一同呜叫。 印留白云空陈迹,梦入青云悔壮游。 印章留在了云彩之上,却已无法追随。梦境飞入青云之中,才后悔当初的壮游。 比翼早辞帘幕去,失身岂为稻粱谋。 比翼鸟早早地离开了窗帘和帷幕,我难道只是因为追求稻米和高粱吗? 最怜风雨漂摇后,索母孤雏语磔辀。
予病未能,徒怅望京洛烟尘,奉絮酒只鸡,下风遥拜; 公灵不昧,应记取楼台灯火,对盘飧市脯,竟夕清谈。
一落樊笼不自由,嘤鸣无复旧同俦。 印留白云空陈迹,梦入青云悔壮游。 比翼早辞帘幕去,失身岂为稻粱谋。 最怜风雨漂摇后,索母孤雏语磔辀
门前桃李报花开,官酒亲尝第二杯。 此日幸陪闻喜宴,当时几失轶群才。 吾皇有意求龙比,君辈宁徒学马枚。 青甚于蓝冰甚水,相期勋业在云台
薄宦身如寄,忧时泪欲倾。 韬钤徒话柄,草木亦军声。 糜费金无算,仓皇卒践更。 诸君皆柱石,何以慰宸情。
于齐庆是清朝的一位诗人。于齐庆,字海帆,号安甫,江苏江都人,生于1856年,逝世于1919年,是清朝晚期的著名学者和诗人。 于齐庆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光绪丙戌年,他成功考中进士,随后改任庶吉士,并被授命为编修。这些官职和荣誉标志着他在清朝朝廷中的社会地位及其学识的认可。作为进士及后来的编修,于齐庆的工作涉及编辑、校订等重要文献工作。他的经历不仅体现了个人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