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
初春夜集王元美宅饯别吴峻伯徐汝思袁履善三比部出使得杯字 共饯江南客,芳筵候月来。 漏催诗草就,春报烛花开。 把袂终千里,论心更一杯。 风人今夜聚,星使几时回。 官舍遥闻笛,宫庭暗落梅。 相看倍惆怅,残雪照燕台。 【译文】 在初春的夜晚,王元美家设宴为吴峻伯、徐汝思、袁履善三位出使的人送行。他们都是远赴江南,去任职的官员。酒宴设在芳馨的筵席上,等待月儿的光临,月亮也准时来了。斟满酒杯的时候
注释:溪边闲坐的我,看到有客人自在逍遥地坐在水边的石上,西风不吹动,钓丝悠闲自在。渭川的老子终究是多事,空外孤云自由自在。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溪边闲坐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感受。首句写溪畔闲坐所见的景色,有客逍遥水石间;次句写所见之客,西风不动钓丝闲;三句写所见之人,渭川老子终多事;末句写所见之景,空外孤云自往还。全诗意境幽远,耐人寻味,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情怀
王主簿乐三归自昌平志感嗟哉宁阳簿,东北惊鼙鼓。 一身乱后回,眼见苍生苦。 伏尸满地下乌鸢,谁复盖棺归黄土。 高秋鸡犬静千家,落日桑榆空万户。 万户荒凉谁复存,昌平道上易销魂。 有时空林一秣马,野风萧飒吹蓬根。 金城晏安不可恃,长星堕地兵戈繁。 烟尘歘起天改色,敌骑杂遝当人门。 杀气遥连碣石馆,愁云更失燕丹村。 村墟四顾豺虎乱,龙荒戍卒各星散。 羌童隔河霜月中,芦管横吹夜漫漫。 狐奴山下鬼火明
夏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宗子相四比部南溪泛舟 散步过林塘,相随上野航。 沿流狎鱼鸟,嚼藕得冰霜。 译文: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同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南溪,沿途欣赏林塘的美景,随后登上了小舟。 沿着小溪,我们尽情地嬉戏打闹,捉弄着鱼儿鸟儿,享受着这清凉的湖水。 我们共同计划要游览西湖的风景胜地,然后乘船在湖面上飘荡,感受北渚的凉爽。 桂樽中盛满了白日之光,兰棹划过水面,激起一片波涛。
【注释】 玉河:黄河。 关山:指边远的山河,代指边塞险要之地。 龙虎台:指居庸关,位于北京昌平县西北。 扬:高举。旌:军旗。 沙场:沙地战场。 侯:候鸟。雁:大雁。 边风:边境上的风。 草檄:用竹简写就的文告,即檄文。草檄见君才:《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拘留十九年,与李陵同为侍中常愿、徐圣等作《诗》,以抒思乡之情,并作书自陈,称“幸得待罪辇毂下,身长事二主”。此处意言,苏武虽久羁匈奴
【注释】 才名:才华和名声。 华山阿:华山的山腰,代指华山。 泾渭:泾河与渭河水道交汇处,此处借指是非分明之地。 赵璧:古代诸侯国献给周王朝的宝物,此处借喻有才能的人。 常侍:《汉书·东方朔传》载:“武帝时,常从上林射熊,帝曰:‘能为朕驱熊者乎?’自以知意应募,上亲与登长安城,上射熊下射鹿,既而赐帛。”后因以“常侍”指皇帝身边的臣子。 论文侣:指朋友,朋友之间互相切磋学问。 【赏析】
注释: 候火心仍北,哀音梦已东。 在北方等待火焰熄灭时(侯火),心中依然思念着故乡;梦中的声音却已经飘到了东方。 断肠自芳草,挥泪向春风。 在春天的风中挥舞着泪珠,仿佛要滴落下来,但最终还是落在了芳草上。 宦迹燕城久,忧端漆室同。 我在燕城任职已经很久了,而我的忧虑也如同漆室内的烟雾一样难以散去。 海天低落雁,烟雨失孤蓬。 海浪和天空中的大雁都在下落,而我就像失去了方向的孤蓬一样迷失了方向。
注释: 送童侍御仲良谪羊城 —— 送别童侍御仲良到贬谪的羊城(今广东广州市)。 把袂看春早,天涯几故知 —— 挥手告别春天,离别之情难以言表。 离歌初断处,迁客欲行时 —— 离别之时,歌声已经结束,迁客将要离开。 帆度三江尽,云飞五岭迟 —— 船帆驶过了三江,而云彩却还在飞过五岭。 炎方殊物色,秋水澹心期 —— 在炎热的地方,景物不同;而秋天的水面,却让人感到心情宁静。 正气惊山鬼,威名伏岛夷
【诗句】 灵气钟吴会,全才际圣明。 管生知数早,顾凯赋诗清。 大策闻标柱,雄谈见用兵。 功高海上战,威重日南声。 听履犹霄汉,移官岂帝情。 中原愁里断,北斗望边横。 月白三江水,山青六代城。 矶看燕子在,台忆凤凰鸣。 杂佩兼兰芷,孤怀寄杜蘅。 酬恩心转切,飞梦到燕京。 【译文】 灵气汇聚于吴越之地,才华出众之人得以施展才华; 管仲年少时便知晓天人之道,顾凯的诗篇清新脱俗。 大政方针被皇帝所采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再分析表达效果及情感。注意结合注释来理解。本诗为五律。首联“夜出招提境,沧浪意不孤”,点明时间、地点,表明心境;颔联“偶经花浦歇,动有竹筇扶”,描写了诗人游湖时的所见所感;颈联“清净同禅侣,疏狂信老夫”,交代了与玉峰禅师游湖的原因。尾联“树断星垂野,天空月满湖”,描绘了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