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宁阳簿,东北惊鼙鼓。
一身乱后回,眼见苍生苦。
伏尸满地下乌鸢,谁复盖棺归黄土。
高秋鸡犬静千家,落日桑榆空万户。
万户荒凉谁复存,昌平道上易销魂。
有时空林一秣马,野风萧飒吹蓬根。
金城晏安不可恃,长星堕地兵戈繁。
烟尘歘起天改色,敌骑杂遝当人门。
杀气遥连碣石馆,愁云更失燕丹村。
村墟四顾豺虎乱,龙荒戍卒各星散。
羌童隔河霜月中,芦管横吹夜漫漫。
狐奴山下鬼火明,车箱渠上人烟断。
大旗风动亚夫营,天意冥冥终在汉。
送君东去勿复叹,对酒且歌白石烂。

王主簿乐三归自昌平志感嗟哉宁阳簿,东北惊鼙鼓。

一身乱后回,眼见苍生苦。

伏尸满地下乌鸢,谁复盖棺归黄土。

高秋鸡犬静千家,落日桑榆空万户。

万户荒凉谁复存,昌平道上易销魂。

有时空林一秣马,野风萧飒吹蓬根。

金城晏安不可恃,长星堕地兵戈繁。

烟尘歘起天改色,敌骑杂遝当人门。

杀气遥连碣石馆,愁云更失燕丹村。

村墟四顾豺虎乱,龙荒戍卒各星散。

羌童隔河霜月中,芦管横吹夜漫漫。

狐奴山下鬼火明,车箱渠上人烟断。

大旗风动亚夫营,天意冥冥终在汉。

送君东去勿复叹,对酒且歌白石烂。

注释:

  1. 嗟哉宁阳簿 - 叹息我只是一个宁阳县的官员。宁阳是西汉时设置的一个县,位于今山东省宁阳县一带,这里用“宁阳”作为地名,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涯的无奈。
  2. 东北惊鼙鼓 - 西北地区因战乱而动荡不安,西北地区因战乱而骚动不安。这句话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的政治局势不稳定,战乱频发。
  3. 一身乱后回 - 作者在战乱后回到了家乡。这里的“一身”指作者本人,“乱后回”表示战乱结束后回到家乡,经历了一场浩劫。
  4. 眼见苍生苦 - 看到人民遭受苦难。这里的“苍生”是指广大百姓,“苦”表示痛苦、困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
  5. 伏尸满地下乌鸢 - 地上尸体堆积如山,乌鸦在空中盘旋。这句描绘了战争后的惨状,尸横遍野,乌鸦啄食尸体。
  6. 谁复盖棺归黄土 - 谁能够结束这一切,安葬故人于黄土之下?这里的“黄土”指的是大地,意味着死亡和埋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死者的哀思。
  7. 高秋鸡犬静千家 - 秋天的时候,鸡鸣狗吠的声音已经沉寂,家中一片寂静。这里的“高秋”指的是深秋时节,“鸡犬静”表示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宁静之中。这句描绘了战后和平的景象,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平静。
  8. 落日桑榆空万户 - 夕阳西下,只有几户人家还留在那里。这句描绘了战争过后,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往日的风貌,而其他地方则已经荒芜冷清。
  9. 万户荒凉谁复存 - 万户人家都已经荒废无人居住。这里的“万户”指的是很多家庭,“荒凉”表示破败不堪,无人问津。这句话表达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损失,以及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10. 昌平道上易销魂 - 在昌平道上容易让人心碎、悲伤。昌平是汉代的一个郡,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一带,这里用“昌平道上”表示战乱后人们流离失所的地方,“销魂”表示极度悲伤、哀伤。这句话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创伤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11. 有时空林一秣马 - 在空旷的地方偶尔可以见到骑马的战士。“空林”表示树林中没有人影,“秣马”表示喂马准备出征。这句描绘了战争中的孤独与无助,战士们在空旷的地方独自等待战事的爆发。
  12. 野风萧飒吹蓬根 - 野风吹过,蓬草被吹得摇曳不定。“萧飒”形容风势猛烈,“蓬根”指蓬草的根部,这里用来比喻战乱后人们的生活艰难。这句话描绘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人们的坚韧不拔。
  13. 金城晏安不可恃 - 金城(金州)的安定局面不能依赖它。“金城”指金州的安定局面,“晏安”表示平安无事,“不可恃”表示不可过分依赖或依靠。这句话表达了战争结束后人们需要警惕和平带来的麻痹和松懈。
  14. 长星堕地兵戈繁 - 长星坠落在地上,战争不断发生。这里用“长星”代指战争,“堕地”表示降落到地面,“兵戈繁”表示战争频繁发生。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战争的发生。
  15. 烟尘歘起天改色 - 战火纷飞,天地之间仿佛变了颜色。“烟尘”指战场上燃烧的烟雾和火光,“歘起”表示突然升起,“天改色”表示天空的颜色改变,这里用来比喻战乱给自然带来破坏和影响。这句话表达了战争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6. 敌骑杂遝当人门 - 敌军骑兵纷纷到来,如同潮水般涌向城门。“敌骑”指敌人的军队,“杂遝”表示众多杂乱无章,“当人门”表示冲入城门,这里用来比喻敌人的入侵和威胁。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17. 杀气遥连碣石馆 - 战场上杀气腾腾,直冲远方的碣石馆。“杀气”指战场上的血腥气息,“遥连”表示延伸开来,“碣石馆”指古代的一个瞭望台或哨所,这里用来比喻战争的前沿阵地。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以及对士兵心理的影响。
  18. 愁云更失燕丹村 - 乌云笼罩着燕子丹村,令人愁闷难耐。燕丹村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今日河北省境内,“愁云”表示忧愁的云彩,“更失”表示再次失去或消失,这里用来比喻战争对村庄的破坏和影响。这句话表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们的心理压力。
  19. 村墟四顾豺虎乱 - 村庄周围的环境被豺狼虎豹所扰乱。“村墟”指村庄和村落,“四顾”表示环视四周,“豺虎乱”表示豺狼虎豹四处游荡,这里用来比喻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混乱和恐慌。这句话描绘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和恐惧。
  20. 龙荒戍卒各星散 - 龙荒(即辽东地区)的守军各自离散,无法再聚拢在一起。“龙荒”指辽东地区,“戍卒”指驻守边疆的士兵,“各星散”表示各自离散,无法再聚集在一起。这句话描绘了战争对军队的打击和瓦解,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21. 羌童隔河霜月中 - 羌族孩子隔着河水看着月亮中的霜雪。“羌童”指羌族的孩子,“隔河”表示隔着河流,“霜月中”表示月光洒在霜冻的河面上,这里用来比喻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和孤独感。这句话表达了战争对人们心灵的伤害和对未来的迷茫。
  22. 芦管横吹夜漫漫 - 夜晚里芦管吹奏出凄婉的音乐。“芦管”指芦笛,一种古老的乐器,“横吹”表示横吹芦管,“夜漫漫”表示漫长的夜晚,这里用来比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孤独和无助。这句话描绘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23. 狐奴山下鬼火明 - 狐狸奴山下的鬼火闪烁不定。“狐奴”可能是一种传说中的野兽或怪物,“山下鬼火明”表示鬼火在山下闪烁不定,这里用来比喻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这句话描绘了战乱对人们心灵的影响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24. 车箱渠上人烟断 - 车箱渠上的炊烟早已消失不见。“车箱渠”指古代的一种灌溉渠道,“上人烟断”表示道路上没有人烟,这里用来比喻战争对社会生产和民生的破坏和影响。这句话表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社会的崩溃。
  25. 大旗风动亚夫营 - 大风扬起了将军亚夫的大旗。“亚夫”可能是指周亚夫将军,“亚夫营”可能是指周亚夫将军的军营或营地,这里用来比喻战争对军队的影响和指挥者的威信。这句话描绘了战争对军队的影响和指挥者的作用。
  26. 天意冥冥终在汉 - 上天的意志终究会在汉朝实现。“天意冥冥”表示上天的安排,“终在汉”表示最终会在汉朝实现,这里用来比喻战争的结局和历史的必然性。这句话表达了战争的结果不可避免,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
  27. 送君东去勿复叹 - 我送你离开这里不再叹息。“送君东去”指的是送走你不再回来,“勿复叹”指的是不要再叹息了,这里用来表达告别的情绪和不再为过去的事情感到遗憾。这句话传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过去的回忆。
  28. 对酒且歌白石烂 - 即使喝着酒也要歌颂那白色的石头。“对酒且歌”指的是一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