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邀我元夜游,联镳驰向都城陬。
凭高北望馀杀气,初春惨淡翻如秋。
银花无光火树死,月明空作金波流。
忆昔华灯乱星斗,天叫陆海通瀛洲。
美人盛服散香霭,侠少相随簇锦裘。
万家歌舞帝王州,广衢深巷连崇楼。
杨枝插门春不见,膏粥祠户今何由。
燕京女儿去朔漠,紫姑寥落亦含愁。
城中箫鼓太平象,城外风烟边戍头。
御宴黄柑存故事,浊醪不解骚人忧。
洞庭佳酿醉方休,来岁今宵复何处,客踪宦辙如云浮。
元夕同李员外于鳞登西北城楼望郭外人家时经兵后慨然有赋
仙郎邀我元夜游,联镳驰向都城陬。
凭高北望馀杀气,初春惨淡翻如秋。
银花无光火树死,月明空作金波流。
忆昔华灯乱星斗,天叫陆海通瀛洲。
注释:仙郎邀请我一同在元宵节晚上游玩,骑着马一起奔向城角。我在高处向北眺望,只看到一片死气沉沉的杀气,春天的气息却显得格外的凄凉,好像秋天一样。灯光昏暗,就像没有光亮的花朵和枯死的树木,月光明亮,只能映照出金色的波纹。想起过去元宵节夜晚,烟花爆竹声声,星光闪烁,天空中传来阵阵呼喊声,像是从陆地到海洋,通往遥远的瀛洲。美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侠客们也跟随着他们,穿着锦袍貂皮。家家户户都在欢庆新年,街头巷尾连着高大的房屋。杨树枝上插着的柳枝,春天里看不到它了,现在的祭祀用的粥已经没有了,今天又该如何祭拜?燕子飞往北方去朔漠,紫姑也在那边感到寂寞和忧愁。城中的箫鼓演奏出太平的景象,城外却只有风烟和边戍的烽火。御宴上保存下来的黄柑,还留有旧日的故事,可是浊酒却不能解我的忧心。洞庭湖的佳酿,喝得我大醉而后才肯休息,明年今夜又将到哪里去呢?我的足迹如同云一般飘渺不定。
译文:仙郎邀请我和您一起去赏元夜的美景,我们骑着车一起奔向城角。我们在高处向北眺望,只见一片死气沉沉的杀气,初春的气息却显得格外凄凉,好像秋天一样。原本光彩照人的花已失去了光彩,枯死的树木被月光照亮,只留下一片金波。想起过去元宵节夜晚,烟花爆竹声声,星光闪烁,天空中传来阵阵欢呼声,好像是从陆地到海洋,通往遥远的瀛洲。美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侠客们也跟随着他们,穿着锦袍貂皮。家家户户都在欢庆新年,街头巷尾连着高大的房屋。杨树枝上插着的柳枝,春天里看不到它了,现在的祭祀用的粥已经没有了,今天又该如何祭拜?燕子飞往北方去朔漠,紫姑也在那边感到寂寞和忧愁。城中的箫鼓演奏出太平的景象,城外却只有风烟和边戍的烽火。御宴上保存下来的黄柑,还留有旧日的故事,可是浊酒却不能解我的忧心。洞庭湖的佳酿,喝得我大醉而后才肯休息,明年今夜又将到哪里去呢?我的足迹如同云一般飘渺不定。
赏析:此诗首句点题,以“元夜”二字为全诗定下了主题。第二句写诗人与李员外的同游之事。诗人与李员外都是当时京城里的显贵之士,同游西北城楼也是他们的雅兴所在,所以用“仙郎”来称呼对方是十分恰当的。三四句是说诗人登城远眺的结果——他看到的是一片荒凉之景,这使他产生了深沉的感慨。五六句写诗人对当时京城的繁华景象的描写。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京城比作一个美丽的女子,把灯花比作她的衣裳,火树比作她的珠宝首饰。接着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京城中的生活状况。最后两句是说京城中虽然还有歌舞升平的盛况,但是人们的心情却是十分沉重的。因为此时正是战乱之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七至十句是说由于战争的原因,京城中的人们纷纷南迁,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留在北方过着艰难的日子。十一至十二句写燕京一带的人们也纷纷南下逃荒。最后两句写诗人站在城楼上所看到的景象。这时的天气晴朗,但人们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的人们在这时都怀着愁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