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解析】 “元会”指古代的一种时间制度,一年为岁,一岁为会,所以一年为元会。“造化”指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此指自然界的万物。此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来反映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慨。 【译文】 茫茫天地间,万物都在运转,谁主宰着这一切? 昼夜交替,寒暑更替,自然规律不可改变。 真诚的至诚本来没有停息,庶民百姓自会繁衍滋长。 日月相互代行,阴阳难道有参差? 高山低丘孕育了大地之气,江河湖海分流而支流纵横。
诗句释义 1 吾闻帝王世,人文日以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帝王时代人文兴盛的感慨。"吾闻"指的是作者听闻或得知,"帝王世"指代的是历史上的帝王时期,"人文日以宣"则意味着在这个时期,人文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弘扬。 2. 间尝读其书,抚卷思茫然:作者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感到迷茫和困惑。"间尝"意为偶尔、有时,"读其书"是指阅读历史书籍,"抚卷思茫然"描绘了阅读时的心境
【注释】 南国:指南方的楚国。佳人:美女。温:温暖,这里指美丽。颜如玉:面容像美玉一样洁白。欲往从之:想前往追随她。白驹:白色骏马,喻指时光。空谷:山间旷野。斯人:这个人。不可招:不能够被招致或邀请。泥涂:泥泞的路面,借指卑下的环境。讵(jù)能辱:怎么能够受辱?飘飘若黄鹄:好像飞翔在高空的黄鹄鸟。我思日以深:我心中思念日渐增长。玄纁(xūn)谩成束:用黑红色的丝帛做成的袋子也显得有些陈旧了
【注释】 1. 感寓:寄托之意。 2. 神龟曾出洛,凤凰亦鸣岐。灵物岂虚来,解后文明时:传说在洛邑(今河南洛阳)有一只神龟,在洛水边出现;在陕西歧山(今凤翔县境)有凤凰鸣叫。灵物难道是凭空而来?只有到了文化发达的时代,才会有这些祥瑞的征兆。 3. 羲文既以远,元气日以衰:古代帝王的功绩和文章,已经远离了。天地之间的元气逐渐衰败。 4. 虽有麟与凤,致之者为谁:虽然有麒麟与凤凰这样的吉祥物出现
诗句原文: 感寓 吕政多遗金,商辛多羡财。鹿台与嬴藏,一炬飞烟埃。吾思古贤君,所贵在贤才。 译文: 吕政和商辛都因为财富而留下金银财宝,就像鹿台和嬴地一样,一旦发生火灾,那些金银财宝就会化为乌有。我想起了古代的贤明君主,他们最看重的是贤良的人才。贤能之才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金钱和财富又有什么用处呢? 关键词解释: - 吕政: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大臣,因贪恋财物而被流放至外地。 - 商辛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话。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丹山有威凤,哕哕集梧冈。 - 丹山: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传说中有很多神鸟栖息。 - 威凤:指凤凰一类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吉祥。 - 哕哕集梧冈:形容神鸟聚集在高高的山岗上,发出悦耳的声音。 竹实苟不饱,丹山复回翔。 - 竹实:竹子上的果实。 - 苟不饱:意思是如果不满足。 - 回翔:回旋飞翔
【解析】 “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这两句是说:今日清晨突然觉得不快乐起来,心中感慨万分。翻开旧书,看到那些前贤的言行,更是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凤鸾”句:“凤鸾”指凤凰和鸾鸟。这里比喻贤人。“荆棘”句:荆棘丛生,比喻小人当道。“䲭鸮”:鸮的一种,也称作鸱鸮。这里用它来比喻奸佞小人。“驺虞”:即驺虞,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驱除猛兽,这里借以比喻有才能的人。“豺狼”句:豺狼
【译文】 古代圣人尧舜禹三帝,在简陋的茅屋里安居。而秦汉以来的帝王,宫室却越来越奢华。 古圣先贤啊,你们为何要选择这种生活呢?难道就不怕失去江山社稷吗? 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统治者最终都会失败。他们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园林,结果都成了亡国之君的坟冢。 山林被砍伐殆尽,百姓流离失所;门户被涂满丹漆,百姓饱受煎熬。 阿房宫还没来得及完工,建章宫也已经建成了。这些建筑都是为了满足帝王的奢欲,而失去了它们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君子品质的赞美和对道德规范重要性的强调。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天道幽且远,明明谁敢欺。(注释)"天道"指的是宇宙的法则或自然的规律,“幽”暗示了这些法则深奥而难以理解。“明”则指清楚、明显。这句诗表达了宇宙自然法则的深远和明晰,没有人能欺骗,暗喻了正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2. 勿言不吾察,日鉴恒在兹。(注释)"勿言"意为不要说,"不吾察"即不要欺骗我
诗句释义 1. 皇天生下民,而必立之君。:皇帝天生了人民,因此必须建立君主。 - 关键词:皇天、天生、民、立君 2. 端居统万国,宵旰极忧勤。:皇帝端坐统治着众多国家,夜以继日地担忧和努力。 - 关键词:端居、统万国、宵旰、忧勤 3. 创业藉神武,守成资圣文。:创业依靠神武的才能,守成依赖圣明的文治。 - 关键词:创业、藉、神武、守成、资、圣文 4. 功德配天地,休声光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