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圆月还未从山岭里升起,众山峰环绕着苍翠的群峦。 徘徊在修长的竹林边,迟迟不愿离去,享受这清夜的月光。 突然惊觉树木都倾斜了,银色的月光洒满河面。 玉兔已经跃过天界,浮云也挡不住月光。 不一会就穿过了中天,往下望去八荒无际。 回头观望内外官,森严肃穆收敛起低昂。 注释: 1. 庐山杂兴:是李白在庐山时写的一组诗歌,共十二首,此诗为其中的第二首。 2. 圆月未出岭:月亮还没有升出山岭。岭,指山。 3
【注释】 1. 陈季常:即陈慥,字季常,北宋人。 2. 庞公:指庞统,三国蜀汉政治家。 3. 少陵:指杜甫。 4. 州府:官府。 5. 畏人嫌其真:担心被他人误解。 6. 茅宇:简陋的房屋。 7. 先生:对人的尊称。 8. 世亦龃龉:与世人格格不入。 9. 年来作庵榜以静:近年来建造一座茅屋,取名为“静庵”。 10. 静非对动默即语:“静”并非仅仅指静止不动或沉默不语的意思。 11.
这首诗由七句话组成,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以及相应的赏析: 何氏寒碧堂:何氏寒碧堂,这是一座位于城东的豪华居所,名为“寒碧堂”。寒碧堂是何氏家族的宅邸,它的名字来源于“寒碧”二字,象征着主人的高洁品格和清贫的生活态度。 城东十亩春萧瑟,修竹漫山蔼如栉:城东的十亩土地,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只剩下萧瑟的感觉。这里的“修竹”指的是高大挺拔的竹子
【注】游咏:游览吟咏。陶道人:诗人自指。长鬣青两眸,指陶潜的孙子陶弘景,他是东晋末年道教思想家、炼丹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黄冠:道士之服,即黄巾。神姿邈清脩:形容其高洁超俗的风采。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指与陶弘景共游洞天,暮色渐浓。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写与陶弘景同游洞天时的景色和感受。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说自己隐居在三峡之中,过着宁静的生活。 赏析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9年),时王慎中知漳州。当时作者已官至太学正,而王慎中则是“绛帐弟子”的领袖人物。两人同在福建做官,交往密切,王慎中常与作者唱酬。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首联写自己隐居不仕,远离尘嚣;颔联说自己清贫自守,生活俭朴;颈联说自己有德于人,故人敬重;尾联说朋友间互相唱和,情意相投。全诗以淡语出之,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五更:五更天,即夜半。海月:指海上月亮。漏云表:月光从云层穿透出来。 流辉:流光。庭户:门户。烱烱:明亮的样子。白如缟:洁白像绢帛。关关:形容鸟叫声清脆。 众禽:许多禽鸟。释孤抱:解除孤寂。孤抱:孤独的怀抱。 杉松:杉树和松树。奇姿:奇特的姿态。洗涤:洗刷、冲净。愈好:更加美丽。 惆怅:忧伤、愁苦的意思。桃李花:指春末夏初的花木,常比喻美好事物,也用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东风:春风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 注释:玉荆山,地名,位于今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崔君,指崔颢。草堂,是崔颢在四川雅安的住所或诗作。 译文: 玉荆山的景色苍劲蜿蜒,玉荆涧碧水映照涟漪。 崔颢在山中结庐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窗前松竹交相掩映,绿荫如盖;砌下红紫争相绽放,艳丽夺目。 整日清心寡欲,饱食葵藿的美味佳肴,对世俗的腥膻之味感到厌倦。 月夜山中猿鸟声声入耳,仿佛能抚平心灵的疲惫;象床被轻轻擦拭
庐山杂兴 其八 龙湫亘三峡,草木皆森奇。 禅馀得支径,别坞行逶迤。 上人吴门秀,邈有方外姿。 注释:龙湫:指庐山瀑布。支径:小路。别坞:另一条路。吴门: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邈有方外姿:形容上人的风度超群脱俗。方外:道家称世俗之外,这里指世外之人。文彩光陆离:形容林中鸟禽羽毛色彩斑斓、光彩夺目。雍容:闲适从容的样子。事饮啄:指鸟类觅食饮水。相顾忘惊飞:相互之间彼此顾盼,忘记了惊飞的本能。鲜飙
【注释】 《庐山杂兴》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组诗作品,共六首。此诗为其中的第六首,描写了庐山暮景中的雨景。第一联,点出“暮”字,写暮色中的山峰;第二联,写飞雨落在山壁上的景象;第三联,写雨势汹涌的瀑布景象;第四联,写飞流的瀑布从巨石上滚落,又翻起水花,像鼋鼍一样;第五联,写夜晚天开晴,月光皎洁如玉;第六联,写月夜中的景色。 【赏析】:此诗为《庐山杂兴》之六,描写了庐山暮景中的雨景
【注释】 庐山杂兴 其十一:这是《庐山杂兴》中的第十一首诗。“庐山”,指庐山风景名胜区。“杂兴”,即游山时随意吟咏的诗作。高岩:指庐山的险峻山峰。奇云:指庐山云雾缭绕,形态奇异。倏忽:忽然之间。卷缩:指云雾在山腰盘旋回旋。飞仙:指仙人。遨游:游玩。隐隐:形容山峰隐现于云雾之中。出其上:从云雾中露出山头。惊飙:狂风。转盻(xiào):转眼之间。惟:只,仅。清嶂:指山势高峻的山岭,嶂是山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