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骨已朽,陈迹尚可求。
我复识其孙,长鬣青两眸。
相去仅千载,犹能继风流。
寄迹黄冠中,神姿邈清脩。
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
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
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
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
何时驾鹿车,访我西林丘。
【注】游咏:游览吟咏。陶道人:诗人自指。长鬣青两眸,指陶潜的孙子陶弘景,他是东晋末年道教思想家、炼丹家、医学家、文学家,字通明。黄冠:道士之服,即黄巾。神姿邈清脩:形容其高洁超俗的风采。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指与陶弘景共游洞天,暮色渐浓。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写与陶弘景同游洞天时的景色和感受。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说自己隐居在三峡之中,过着宁静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陶弘景的高洁超俗风度的仰慕之情。
首联“渊明骨已朽,陈迹尚可求。”是说陶渊明虽然已经去世,但其遗留下的陈迹还可以寻找到。
颔联“我复识其孙,长鬣青两眸。”是说诗人又认识他的孙子,他有着长长的头发和明亮的眼睛。
颈联“相去仅千载,犹能继风流。”是说他们相隔的时间仅仅只有一千年,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延续陶渊明的风范。
颔联“寄迹黄冠中,神姿邈清脩。”是说他居住在道士中,他神姿高洁超俗。
尾联“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是说和他们一同游玩在洞天之中,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尾联“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是说松树寒冷而发出声音,鹤在栖息,潭水平静如龙。
最后二句“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是说夜晚,灯光照亮了整个山林中的夜色,风声传来的磬声回荡在楼阁之间。
这首诗通过写与陶弘景的交往,赞美了陶弘景的高洁气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