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卓道士,操节如冰霜。
学窥老庄本,渊然閟光芒。
当时世莫识,落魄依四方。
尝为京洛游,不践声利场。
衣裾卷尘土,独鹤翻南翔。
千里不驻足,飘飘指浔阳。
浔阳多名山,飞仙共徜徉。
晚岁隐城郭,古宫极凄凉。
千金售邻壤,增筑成虚堂。
流尘断四壁,虚白浮中央。
惜哉今已往,吊影空叹伤。
赖有贤弟子,黄冠挺昂藏。
区区慕高格,绰欲传芬芳。
逐客苏太史,堂堂国之良。
言为天下重,墨妙逾圭璋。
为君易华榜,庭户增辉光。
风流满江左,知子非寻常。
【解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以卓道士为题,表达了对卓道士的崇敬之情。全诗可分为四部分:首联“吾闻卓道士,操节如冰霜。学窥老庄本,渊然閟光芒。”描绘了卓道士操守坚毅,学问深厚;颔联“当时世莫识,落魄依四方。”写出了卓道士在当时社会不被了解、四处漂泊;颈联“尝为京洛游,不践声利场。衣裾卷尘土,独鹤翻南翔。”表现了卓道士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尾联“浔阳多名山,飞仙共徜徉。”“晚岁隐城郭,古宫极凄凉。”则写出了其晚年隐居生活之凄清。
【答案】
“吾闻卓道士” —— 听到有关卓道士的传说(或:听说卓道士这个人);
“操节如冰霜” —— 卓道士为人正直,有高尚的操守;
“学窥老庄本” —— 卓道士精通道家和儒家的经典;
“渊然閟光芒” —— 学识渊博,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或:学问深厚,道德品质非常高);
“当时世莫识” —— 卓道士在当时社会不被人们理解(或:当时社会上没有几个人了解他);
“落魄依四方” —— 卓道士四处漂泊,生活困苦(或:四处流浪,生活非常艰辛);
“尝为京洛游” —— 卓道士曾漫游于京都洛阳一带(或:曾在京城洛阳一带游历);
“不践声利场” —— 不追求名利(或:不为世俗名利所动);
“衣裾卷尘土” —— 卓道士衣衫破旧,生活清苦;
“独鹤翻南翔” —— 卓道士孤身一人,飘然而去;
“千里不驻足” —— 卓道士走遍大半个中国,行程万里,从不停留(或:走了很远的路,没有停下来);
“飘飘指浔阳” —— 卓道士最终来到了浔阳(或:来到浔阳这个地方);
“浔阳多名山” —— 在浔阳有许多名山;
“飞仙共徜徉” —— 有很多仙人在这里徜徉(或:有很多神仙在此徘徊游荡);
“晚岁隐城郭” —— 卓道士到了晚年选择隐退(或:到了晚年,选择了隐居);
“古宫极凄凉” —— 卓道士居住的地方非常冷清凄凉;
“千金售邻壤” —— 邻居的房子被卖得价钱很高;
“增筑成虚堂” —— 用高价买的房子建了一座空荡荡的庙宇(或:把邻居的房子买了,又建了一座空空荡荡的庙宇);
“流尘断四壁” —— 庙里已经没有了灰尘,墙壁上也看不到一点灰尘(或:庙宇中不再有尘埃,墙壁上也看不到一丝尘土);
“虚白浮中央” —— 殿堂中只有一片虚空,显得空旷而寂静;
“惜哉今已往” —— 但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
“吊影空叹伤” —— 只能徒呼哀哉,感叹自己的身世;
“赖有贤弟子” —— 幸亏有位贤明的学生;
“黄冠挺昂藏” —— “弟子”就是他的学生,名叫黄冠;
“区区慕高格” —— 自己虽然地位不高,却很仰慕卓道士的高风亮节;
“绰欲传芬芳” —— 希望将卓道士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逐客苏太史” —— 苏太史即苏东坡,这里借代指卓道士的学生;
“堂堂国之良” —— 作为国家的杰出人才(或:作为国中的佼佼者);
“为君易华榜” —— 为君王写文章(或:替君王撰写诗文);
“庭户增辉光” —— 使门庭更加辉煌(或:为君王增光添彩);
“风流满江左” —— 使得江南一带都为之倾倒(或:使得整个江南都被他所折服);
“知子非寻常” —— 知道你不是一般的人(或:我知道你并非平凡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