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咏茶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瑞草如梅早占春 - 瑞草:通常指的是吉祥之草,这里指的是茶。 - 如梅:比喻茶的品质高洁,像梅花一样。 - 早占春:意味着茶在春天之前就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心。 谁将龙凤付仙人 - 龙凤:古代传说中龙和凤的结合体,象征着高贵和美好。 - 付:给予,赋予。 - 仙人:指传说中的仙人或者有道之士,常用来比喻品茶的人。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当年崧岳庆生贤”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尊敬。"崧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重要人物,"庆生贤"则意味着庆祝其诞辰或成就。 2. “恰在新秋四日前” - 描述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即在秋天到来之前的四天。 3. “万缕水沉燃宝鸭” - "水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这里可能是指用此药材制成的香料;"宝鸭"是古代的一种香炉或容器
【注释】1.谢林簿:指宋代的谢灵运。2.遗庐阜茶芽:指谢灵运在庐山种茶的事。3.皇祐最升平:北宋神宗年号,公元1065—1083年,当时是太平盛世。4.民识犁锄不识兵:百姓只会耕种,不认识兵器。5.茶向此时还有录:指茶园被朝廷征用为屯田之事。6.蔡端明:蔡襄,字君谟,北宋著名书法家和官员。7.长羡:非常佩服。 赏析:此诗以颂扬蔡襄而讽刺谢灵运作结。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官员。他的书法造诣很高
“一川红涨夕阳波,幼妇碑残锁绿萝。不止但争三十里,曹瞒元不识曹娥。”这首诗描绘了曹娥庙的景象,通过对夕阳下的河流、残破的碑铭和争抢土地的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怀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一川红涨夕阳波”:描述夕阳下河水的颜色变化,如同被染上了红色的夕阳。这里的“红”不仅指颜色,也暗示着夕阳的辉煌与美丽。 2. “幼妇碑残锁绿萝”: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茶 其一》是宋代诗人潘牥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 - 诗句: - “透屋松风蟹眼汤”描述了一个场景,仿佛能听到松树间传来的风声,感受到那如同蟹眼般清澈的茶水。 - “野人纱帽自煎尝”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野人形象,他戴着纱帽,自己动手煮茶品尝。 - 译文: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生活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的山林之中
【注释】 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其一:谢林,即谢灵运。灵运是庐江郡(今安徽省潜山县西南)人,他在庐江郡的名胜地——庐山脚下的石门涧,种下茶树,后来所产茶叶就以“庐山云雾茶”闻名于世。 谁采匡庐紫玉芽:谁,是谁呢?匡庐,指庐山。紫玉芽,指庐山出产的名茶。 二千里路到吾家:二千里路,形容从庐山到建康(今南京)路途遥远。吾家,我家。 砖炉石铫自烹吃:用砖炉和石铫烧水沏茶,自己品尝。 清落诗脾作雪花:清落
【注释】 1. 菊:菊花 2. 露叶霜枝矮作团:露水打湿了叶子,霜冻使树枝变得低垂。 3. 淡黄残绿故瓓珊:黄色的菊花和枯绿色的叶片,就像玉石一样斑驳。 4. 柴门:简陋的农家门。 5. 瓓珊(shān):浅红褐色。 6. 瓓珊(shān):浅红色。 7. 赏析:诗人在描写自己亲手种的菊花,表达了他对于劳动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通过对比菊花的坚韧和凋谢的命运
【注释】:竹才出生就很直,梅到死仍然散发香气。 【赏析】:此诗为作者赞美松、竹、梅三友之作。诗的首二句是说竹子刚长出时便笔直挺拔,到了冬天梅花凋谢之后,它依然枝干苍劲,芳香四溢,表达了诗人对这三样事物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注释】 茶,是古人用来解渴的一种饮品。 其四:指这首诗的第四首。 不因将军打门惊,瓦釜何从得此声:诗人以瓦釜比喻自己,瓦锅发出的声音,与将军敲门的声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谁道枯肠三碗怯,能令俗骨一生清:诗人自信自己的清高,可以抵挡世间的诱惑,即使只有三碗茶也能做到“一饮涤尽凡尘缘”。 鸿渐绝怕膏新绝,党进那知雪水烹:用鸿渐和党进两个典故,表明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清白节操的坚守。
《山居苦》是宋代诗人方岳所作,此诗描写了作者隐居山中的清贫生活以及与友人的友情。 译文: 门外车声寂不哗,数椽净扫小山家。 懒锄茂叔窗前草,剩种渊明篱下花。 不饮客来还贳酒,长闲饭罢必煎茶。 紫岩堪隐吾偕子,雪后春深蕨已芽。 注释: 1. 门外车声寂不哗:门外的车声寂静,不发出喧哗的声音。 2. 数椽净扫小山家:几间屋子干净整洁,就像在小山中居住一样。数椽指的是几扇窗户,形容小屋的简陋和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