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咏史怀古诗,借历史题材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情感。 “贤守能诗,尚有篇章留舞水”,句意:太守有才能,能够写下诗篇流传于世;“舞水”,地名,在今湖南资兴。这句意思是说,这位太守很有才气,他的诗作还流传于世。 “荩臣恋阙
【注释】 四载:四年。令原:对县令的敬称。急难:遇到紧急情况。 净域:净土,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 冰岭:昆仑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去从军:奉命出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徐润的慰问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对他归国后的祝愿。 首句“四载谪边陲”,诗人首先点明了徐润被贬的时间,即四年。接着用“赖有令原能急难”来表达徐润在被贬期间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他能够急人所难
注释: 这句诗的意思是,汉朝的经典在家族中代代相传;赞颂诸葛亮的诗句遍布蜀地。 赏析: 这首诗是祝贺戴太翁九十寿辰的对联,上联“汉室一经传子弟”意指汉代的经典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突出了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下联“蜀峰千仞颂台莱”则描绘了诸葛亮的事迹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其崇高品德和卓越贡献的敬仰。整首对联既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又赞美了家族文化和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诗词进行深入的品析,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同时注意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进行分析。 “服佩返仙庄,携手同归,哀惨独遭三日内”,意思是:我穿戴着衣帽,返回仙庄,手拉着手一同回家,悲哀惨痛,只过了三天就离开了人世。这里的“哀惨”是悲痛、凄苦的意思。“三日”是虚指,表示时间很短。“服佩”是穿起衣服,佩戴好玉佩。“返仙庄”是回到仙家庄院
【注释】 1.挽寿州孙国荣联:是悼念寿州的诗人孙国荣的对联。 2.小饮忆花开:在寿州小饮时想起春天花开的美景。 3.万卷楼中齐握手:在藏书万卷的图书馆中和孙国荣共同探讨学问。 4.介寿方期九月:希望在秋天的时候能够相聚,表示对孙国荣的祝福。 5.长淮惊鹤唳:听到长淮(指长江)上鹤的叫声,感到惊讶。 6.八公山下黯消魂:看到八公山(指安徽马鞍山)上的景色,感到悲伤。 【赏析】
【注】章廷梁:指章炳麟(1869-1936),晚号太白,浙江会稽人。清末思想家、学者,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曾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加入同盟会。 【赏析】 《代叔挽章廷梁联》是近代诗人陈三立为他的挚友章炳麟所写的挽联。 上联“泪洒春风,感公意殷勤,竟许萝攀松上”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情怀念。“泪洒春风”,形容泪水洒满春风中,象征着作者对朋友的无尽思念之情。“感公意殷勤”
【注释】 淮南:指北宋时期,朱彬曾为王安石的助手,参与变法。贱子:对别人的谦称。 詹冀北:指南宋初年,朱彬曾随文天祥抗元。日边来:指朱彬后来到过北方前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朱彬的赞美之词。诗的前两句回忆了朱彬在淮南(今安徽淮南)时的情景;后一句则写朱彬随文天祥抗元,后来又来到北方前线。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朱彬的崇敬之情和对其不平凡的经历的赞美之意
【注释】 挽:慰问;孙陶圃:作者的朋友,字陶圃。 廿载倍亲情:二十年来更加珍惜亲情。 握手每惊须鬓改:每次握手都感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两鬓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了。 怆(chuàng)怀顿觉死生分:因怀念故人而悲痛万分,觉得生死已难以分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给挚友陶圃的悼亡词。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哀思。 首句点明与友人相处的时间之长,感情之深。“廿载倍亲情”
【注释】 1. 春墅:春天的别墅。招游:邀请游客前来游览。琅琊山馆:指琅琊山上的建筑。放歌行: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七言诗形式。 2. 骀荡:春风温暖和顺的样子。景物妍:景色美好。有客:有客人。焦先:即焦山,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3. 乘舟:指坐船。径到:径直来到。海门:地名,今山东省胶州湾东岸,古称胶门,又名胶澳、胶莱海口等。俗虑牵:世俗的顾虑。 4. 济胜无具:没有携带行旅所需的物品。徒:白白地
诗句注释: - 思邈:指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 - 餐霞:指食用仙草,常用于形容延年益寿。 - 亭开墨妙:意指亭台建筑精美,墨色绘画巧妙。 - 追攀:追求并攀登。 - 丁卯桥边水:指丁卯桥边的流水。 - 琅琊雨后山:指琅琊山在雨后的景象。 - 桂树谁能招隐士:意指桂树无法吸引隐士前来。 - 莼羹君已念乡关:指莼菜汤已让人想起家乡。 译文: 想象着孙思邈在服用仙草以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