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浣溪沙•春游 词/诗:柳永 花柳暄萋不自堪。柔莺历历燕喃喃。断肠春色在江南。 麦陇摧风轻委浪,蘋波蹙雨净拖蓝。旗亭归去酒微酣。 注释: 1.暄萋:指草木茂盛。2.历历:清晰的样子。3.喃喃:细语声。4.江南:指南方地区。5.委浪:飘流、漂泊。6.拖蓝:水天一色,颜色淡蓝。7.旗亭:古酒楼名。8.微酣:喝得差不多了。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春天的景色。首句“花柳暄萋不自堪”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楚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作答时注意以下要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2. 分析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3. 把握诗意,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客里佳辰祇自怜”:客居他乡的好时光,只有我一人感到可贵。“佳辰”指美好的时光
诗句原文 妆阁深深锁碧苔。 春眠娇倚避风台。 海棠着雨未全开。 金蝶暗宽文绮带,玉钩微卸锦綦鞋。 檀郎莫自䛏人来。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妆阁深深锁碧苔:描述美人的妆阁中布满了绿色的苔藓。 2. 春眠娇倚避风台:春天的睡眠中,她娇美地依偎在避风台上。 3. 海棠着雨未全开:海棠花因雨水而尚未完全绽放。 4. 金蝶暗宽文绮带:金色的蝴蝶轻轻松开了装饰华丽的丝带。 5. 玉钩微卸锦綦鞋
【译文】 山城宁静,亭台楼阁最为清幽。 琪树花残犹艳丽,灵和柳悴亦风流。 往事忆成愁。 【注释】 1. 山郭静:指山城的景色宁静,没有什么声音,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2. 亭榭最清幽:指亭台楼阁最为清幽美丽。 3. 琪树花残犹旖旎:指琪树虽然凋零了,但依然美丽动人。 4. 灵和柳悴亦风流:指灵和柳虽然枯槁了,但依然风姿绰约。 5. 往事忆成愁:指过去的事情回想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6. 赏析
【赏析】 阮亭是清初著名的文人、词人。这首《伊川令》是为其友人余氏女子绣的一幅洛神图而作。全诗用比兴手法,写女子绣制洛神图,以寄托其对亡夫的哀思。 “采珠拾翠纷来往。”诗人首先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一个女子在花间采撷着五彩的珍珠和翡翠,她们来来往往,像飞燕一样轻盈。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 “罗袜轻盈样。”紧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一个更加动人的画面——一位女子穿着罗袜
浣溪沙·初夏 作者:纳兰性德 小阁冰帘轴画叉。水沉烟重晕轻纱。鹊炉分火泼新茶。绿竹传将欢子粉,红蕉怜杀美人花。一池春雨闹鸣蛙。 注释:冰帘(zhěn):形容窗帘上镶嵌着精美的冰花图案。轴画叉:指画有花纹的木轴和银制的叉形器物相配合。水沉:一种香,即沉香。晕:烟雾缭绕。鹊炉:古代的一种铜质的香炉。欢子:一种用黄栀子的果实做成的粉末,也称为栀子粉或栀子儿。美人花:一种花卉的名字。鸣蛙:蛙声。 赏析:
【解析】 此词写闺中人春日踏青所见所感。首四句写踏青时所见,“翠浪”指池中的绿波,“涨曲池”指池水因涨满而曲折。“春深闺阁弄妆迟”一句是说春天的景色美好,闺中女子却迟迟不梳妆出门。后六句写踏青时所见所闻。“鸦鬓”即鸦髻,即以鸦色染黑了的头发,“金缕缕”形容其细长如缕。“燕钗”即燕钗头饰,这里用“燕钗低飐玉差差”来写钗头摇曳生姿,美艳动人。“杏花香雨细如丝”,写春雨细细,如烟似雾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丑奴儿令·雨窗读悔庵吊琵琶乐府》。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从头细数伤心事,幽怨琵琶。 - 从头细数:从头开始仔细地回忆或思考。 - 伤心事:指令人伤心或难过的事情。 - 幽怨琵琶:用来形容琵琶的声音带有深深的忧愁和哀怨。 第二句:哀拍胡笳。 - 哀拍:悲痛的拍子,形容演奏时情感的表达。 - 胡笳:古代乐器,多用于表现悲伤的音乐。 第三句:一代红颜万里沙
古木寒蝉满四邻。 萧条环堵绝风尘。 何年家住此江滨。 注释:古树成荫,蝉鸣声声,周围一片寂静,没有风沙,只有寒蝉的叫声。我居住在这四面环水的小屋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住在这条江边呢?汉水楚云,万里之遥,我无法忍受秋天的草叶更添愁绪。我在岔路口南望,眼泪沾湿了衣袖。 汉水楚云千万里,不堪秋草更愁人。 临岐南望一沾巾。 注释:汉水和楚地之间的云,相隔千万里
【注释】一幅帆飞十里流:形容船帆高挂,乘风破浪。 白蘋芳渚:指江边或湖边的浅水小洲。 洞天:“神仙所居之洞府”之意。 红杏枝头寒食雨:寒食节这天有小雨。 碧桃花外夕阳楼:在花的外面看夕阳下的楼。 弱柳:柳条细长柔弱。 绾:缠束。 【译文】 一叶扁舟轻快地驶向远方, 江边小洲上,一片清香扑鼻, 仙岛在哪里最幽静? 红杏枝头飘落着绵绵细雨, 远处夕阳下,一座楼阁若隐若现。 千丝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