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
【注释】 九日登楼示王生:即“重阳节登高作”,以“九日”点明节令,“登楼”写登高,“示王生”是说诗赠给王生,表明诗人与王生有深厚的友谊。 缥缈长帆带落晖:意思是说那远去的帆船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飘逸。 对酒漫愁江树远:意思是说诗人看着江边树木渐渐变得遥远,心中不禁生出些许愁绪。 卷帘时讶塞鸿稀:意思是说当看到大雁稀少的时候,诗人不禁感到惊讶。 偶同陶令探黄菊,最爱王家有白衣:“偶同”意思是偶然
下面是对“丹旐词二首 其二”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荒城松柏昼生阴:描述了一个荒凉的城池,在白天也笼罩在松柏之间,显得格外阴暗。 2. 执绋行歌虞殡意:手持丧杖,行走间歌唱,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3. 陈刍不尽川原草:献上的祭品未能尽数用完,如同原野上未被收割的草一样无尽。 4. 却赙还辞暮夜金:拒绝接受傍晚送来的财物,表示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诗句:萧萧古树落朝星,驷马城西悲欲停。 注释解析: - “萧萧”:形容树叶或风的声音。 - “古树”:指高大的树木,通常生长年代久远。 - “落朝星”:星星在早晨落下,这里可能是指日落时分。 - “驷马城西”:指的是靠近城西的地方,可能是某个地点的名字。 - “悲欲停”:表示悲伤到几乎要停止哭泣。 译文: 清晨时分,古老的树木上挂满了繁星,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它们在晨光中闪烁着,美丽而神秘
【小艇】 小艇红油一棹横,平桥水满绿纹生。树欹不碍斜穿入,花底偏宜仰卧行。山馆再停应有恨,邻船一笑亦多情。 注释: 1. 小艇:小船。 2. 小艇红油一棹横:形容小船的红色油彩在水面上划过的轨迹。 3. 平桥水满绿纹生:描述平桥上的水波荡漾,绿色纹理显现的景象。 4. 树欹(qī)不碍斜穿入:树倾斜也不会阻碍小船斜着穿过。 5. 花底偏宜仰卧行:在花底下,小船更适合仰卧而行。 6.
【诗句释义】 1. 箧中尚载燕都草:指诗人随身携带的诗稿。孔渡驿是诗人到虔州途中停留过的驿站,所以这里的孔渡指的是孔家驿站。燕都即京城,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所在的京城。 2. 川上遥看赣浦云:指诗人在江边远望江西的赣河之畔的云雾。赣浦即指赣水之滨,也就是江西境内的赣江。 3. 酤酒辄思红舫醉:形容诗人喜欢喝酒,一喝就醉,所以常常思念着那种豪华的船。红舫即指红色的船,这里泛指豪华的船只。 4.
【注释】 寇:指寇仇,旧指敌人。桓氏:指东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一门。王孙:指桓帝的儿子刘庆。桓氏、王孙,皆指桓帝家族。拜母:指拜见母亲。通:约定。鸡黍:古代饭食,即小米饭,用鸡蛋和黍米煮成。谷城:《汉书·扬雄传下》有《羽猎赋》,其“谷城”句当为“谷城山”,即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太白山南麓。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作者在寿张县(今山东省莘县)做官期间,因公务之便,曾拜访过当地一位名叫寇仇的妇人
【注释】娇女:少女。礼佛牙:礼拜佛像时所供献的香炉。髿(pán):发髻。从瞻白象:指观看白象。好铸花:喜欢铸造佛像。云:说,谓。墙东:指刺史府第的东面。刺史:一州之长,地方长官。 【赏析】这是写唐代长安城中,一个年轻的佛教信徒,初来礼拜佛牙的故事。诗中对人物、环境、动作等都描写得细致逼真,生动传神。全篇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娇女初到佛寺,后写她在佛前烧香礼拜,最后才点出她的身份来历。 诗的开头两句
遇蕃仙采山堂作 何处秋风度桂枝,王孙迟暮不胜悲。可怜花院人逢日,正是亭皋叶下时。 注释与赏析: 播报 编辑 何处秋风度桂枝,王孙迟暮不胜悲。可怜花院人逢日,正是亭皋叶下时。 《西河集》遇蕃仙采山堂作,何处秋风度桂枝?王孙迟暮不勝悲。可怜花院人逢日,正是亭皋葉下時。 《西河集》遇蕃仙采山堂作,何處秋風度桂枝?王孫遲暮不勝悲。可憐花院人逢日,正是亭皐葉下時。 遇蕃仙采山堂作 何处秋风度桂枝
注释:龙安娇女,指左家之女。锁金绳,比喻女儿被束缚住无法自由。来拜龙安寺里的僧人。踏索误翻,意思是踩到绳索而跌倒。衔食雀,指被惊吓的雀鸟。隔窗惊听,形容听到声音时的反应。欲登铃阁行还住,意为想登上阁楼去观赏却停下来不走了。羞入珠龛,意为害羞得不敢进去。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与僧人相遇的诗。诗中描绘了女子与僧人相见的情景,以及她对僧人的情感。女子在寺庙里被束缚无法自由,只能远远地看着僧人
诗句输出:虔阳云树郁苍苍,万里秋风雁路长。重到临川寻内史,每从南郡忆周郎。 译文:虔州的云树郁郁葱葱,万里的秋风吹拂着长长的大雁之路。我再次来到临川寻找内史,每次从南郡回来都怀念周郎。 注释: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唐代为虔州都督府。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内史:官名,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文告。章江:即赣江,在江西省赣州市境内。十八滩:指赣州附近的河流,因水势湍急而得名,为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