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女初来礼佛牙,额头剪发尚垂髿。
从瞻白象能衔果,只问黄金好铸花。
游人指顾争相语,云是墙东刺史家。
【注释】娇女:少女。礼佛牙:礼拜佛像时所供献的香炉。髿(pán):发髻。从瞻白象:指观看白象。好铸花:喜欢铸造佛像。云:说,谓。墙东:指刺史府第的东面。刺史:一州之长,地方长官。
【赏析】这是写唐代长安城中,一个年轻的佛教信徒,初来礼拜佛牙的故事。诗中对人物、环境、动作等都描写得细致逼真,生动传神。全篇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娇女初到佛寺,后写她在佛前烧香礼拜,最后才点出她的身份来历。
诗的开头两句:“娇女初来礼佛牙,额头剪发尚垂髿。”写娇女初到佛寺,礼拜佛牙的情景。“初”字,表明是第一次来到佛寺拜佛。佛寺中的佛像都是镀金的,所以用“黄金”来比喻佛经。娇女初来礼佛,自然要首先礼拜佛牙,所以诗一开始就交代了娇女礼拜佛牙的情节。但是,这两句只写到了娇女行礼,而没有写出她的神情和内心活动,只是客观地写出了她礼拜佛牙的情景。
三、四句:“从瞻白象能衔果,只问黄金好铸花。”写娇女礼拜完毕,又去观看白象,并询问白象为何能衔果子。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将白象写得十分可爱、神奇,使读者感到十分亲切。同时,也表现了娇女的天真、好奇和幼稚。
五、六句:“游人指顾争相语,云是墙东刺史家。”写在佛寺中游玩的人纷纷指指点点,交头接耳议论不休。他们议论的内容,自然是关于娇女头上的发髻和她的来历的。因为娇女的头发被剪成了“髿”,所以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她的来历。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年轻女子初到佛寺拜佛的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刻画了娇女的形象,表现了她天真、好奇、幼稚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佛寺中人们对于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佛教教义的淡漠。全诗语言流畅明快,形象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