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中尚载燕都草,川上遥看赣浦云。
酤酒辄思红舫醉,裁书犹有碧蒲纹。
愿因孔渡知津吏,寄与虔州贤使君。
【诗句释义】
- 箧中尚载燕都草:指诗人随身携带的诗稿。孔渡驿是诗人到虔州途中停留过的驿站,所以这里的孔渡指的是孔家驿站。燕都即京城,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所在的京城。
- 川上遥看赣浦云:指诗人在江边远望江西的赣河之畔的云雾。赣浦即指赣水之滨,也就是江西境内的赣江。
- 酤酒辄思红舫醉:形容诗人喜欢喝酒,一喝就醉,所以常常思念着那种豪华的船。红舫即指红色的船,这里泛指豪华的船只。
- 裁书犹有碧蒲纹:指诗人写信时,信纸上面还带有青色的花纹。碧蒲纹即青绿色的花纹,通常用于书写或绘画。
- 愿因孔渡知津吏:希望通过孔家驿站了解沿途的官吏。孔渡即孔家驿站,这里是孔家驿站的工作人员。
- 寄与虔州贤使君:意思是把这首诗寄给虔州的贤明长官,也就是虔州的周使君。虔州即虔州路,是北宋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诗人周使君所在的城市。
【译文】
我的诗稿里还有京城里的花草,我在江边远望着江西的赣河之畔的云雾。我常常喝着美酒,想起那些豪华的船只。给我写信的人还在信纸上留有青色的花纹,我多么想和您一起欣赏江西的美景啊!我希望能通过孔家驿站了解沿途的官吏,然后把这首诗寄给您。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以自己即将离开京师(即“阙下”)而前往江南的心情,抒写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开头两句点明了题旨,即诗人将离开京城,到虔州去,并顺便经过孔家驿,所以写此诗以作别。“箧中尚载燕都草”,说明诗人携带着京城里花草入京,而“川上遥看赣浦云”,则又说明诗人在江边远望赣河之畔的云雾。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其三”以下六句,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说:“一饮一咏,辄思红舫之饮;裁书有碧蒲之文。”(《全唐诗话》引《樊川集序》)他想到朋友,便不禁要想到那豪华的船和精美的信纸。“愿因孔渡知津吏”,希望借助孔家驿的官吏们来了解沿途情况。“寄与虔州贤使君”,希望把这首诗寄给虔州的贤明长官,也就是虔州的周使君。这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和核心,它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而又自然流畅,情真意切而又婉曲动人。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今属郑州),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德宗贞元十六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东宫谏官等职。后因参与宦官政治斗争被贬为江州司马、杭州刺史等。长庆元年(821)拜尚书部员外郎,世称白傅、白尚书。大和九年去世,葬于洛阳香山。他的诗歌通俗浅近,贴近生活,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琵琶行》等,编有《白氏长庆集》和《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