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奎
山鹧鸪词其一 劝郎莫过洞庭湖,湘妃庙前啼鹧鸪。 可恨九嶷山隔断,翠华无处问苍梧。 注释: - 山鹧鸪词:指李白的《山鹧鸪词》 - 劝郎莫过洞庭湖:劝告你不要经过洞庭湖去南方 - 湘妃庙:传说中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庙宇 - 鹧鸪啼:鹧鸪鸟在湘妃庙前发出哀怨的鸣叫声 - 九嶷山:位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是古代传说中的五岭之一 - 翠华:皇帝的御用车服上的装饰物,这里代指皇帝的使者或官员 - 苍梧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迎龙来,送龙去,翠雾红云拥龙驭。 注释: - 迎龙来:迎接龙的到来 - 送龙去:送别龙的离去 - 翠雾红云:形容景象美丽如画,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 龙驭:指龙所乘坐的车或象征性地表示龙的存在 第2句:家家买纸谢龙神,甘雨应期龙有灵。 注释: - 买纸:古代祭祀时常用纸钱,表示对神祇的敬仰与感谢 - 谢龙神:表达对龙神的感激之情,希望得到其庇佑 - 甘雨:及时雨
这首诗名为《鸡鸣曲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晨鸡的啼鸣和马嘶声,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解释诗句含义: 1. 晨鸡初鸣月在堂,少妇挑灯开洞房。 - 注释: 清晨的第一只公鸡开始啼叫时,明亮的月亮出现在庭院中,年轻的女子(少妇)点亮灯火,准备进入她的洞房。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黎明时分,公鸡的叫声伴随着初升的月亮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第一句:“御史骢,青连钱,嘶风刷电朝九天。” - 注释: - “御史骢”指的是御史官的坐骑。 - “青连钱”可能是指骏马的颜色或装饰,如青色的马身,形状像古代铜钱一样。 - “嘶风刷电”形容马匹奔跑时的样子非常迅猛有力。 - 译文: - 御史官骑的是一匹青色的马,它的外形酷似古时候的铜钱,跑起来时风声如同在嘶鸣和闪电一般。 2. 第二句:“昨日街头人避马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定答题区域,确定答题的角度;接着浏览全诗,明确主旨,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技巧
这首诗是《送龙词》,作者不详,大约是唐代的作品。 首句“龙之来,兮蜿蜒”,描述了龙到来时的景象。这里的“蜿蜒”形容龙的姿态优美,弯曲有致。 第二句“龙之去,兮连蜷”,则是描绘龙离去时的情景。这里的“连蜷”也是形容龙的姿态,表示其离去时的依依不舍。 第三句“沛神泽兮沃秋田,云为车兮电为鞭”,描绘了龙的神力。这里的“沛神泽”形容龙的神力强大,能滋润大地;“云为车”和“电为鞭”则形容龙用云作为车辆
诗句释义 1 城乌曲:指代一种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以乌鸣来比喻人声或抒发情感的诗。"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有城楼的地方,而"乌"则是乌鸦,常用来象征夜晚或孤独。 2. 乌啼城上树:乌鸦在城墙之上的树上发出叫声,这里的“啼”字表达了乌鸦的叫声。 3. 飞来复飞去:形容乌鸦来回飞翔的动作,重复出现。 4. 乌去有时来:虽然乌鸦飞来飞去,但不总是能见到它。这里暗示着乌鸦偶尔会回到这个地方
【注释】 1.鼍(tuó)鼓: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鼍皮制成。逢逢:形容鼓声响亮。龙在王宫:指皇帝的宫殿。 2.电虩(yín)虩:闪电闪烁的样子,形容雷电交加。云重重:云层密布,天气阴沉。 3.启贝阙:开宫门,指迎接外宾。精诚通:心意相通,真诚相待。 4.驱五雷、招八风:传说中能驱逐瘟疫和邪恶的神灵。五雷和八风都是道家所说的神祇。 【赏析】 此诗描绘了皇帝迎候贵宾的情景。首句以“鼍鼓”起兴
【注释】 美人别后关山长:指女子离开家乡去远方。 买丝绣得金鸳鸯:用丝线绣成一对金鸳鸯,以表示对爱人的思念。 鸳鸯交颈不飞去:鸳鸯鸟相依为命,不会分离;比喻夫妻恩爱,不离不弃。 与郎缝作征衣裳:给丈夫缝制衣服,作为出征时穿在身上的装饰物。 长长搓线莫教短:不要搓得太短,以免丈夫在路上思念妻子而伤心断肠。 短线恐郎情易断:如果线搓得过短,恐怕丈夫因为思念而感情上产生裂痕。 衣成更写数行书
《乌啼曲》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只乌鸦在夜间不断地鸣叫,声音凄厉而哀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幸遭遇。诗中的“乌啼”指的是乌鸦的叫声,“夜夜不离庭树枝”则形象地描绘了乌鸦夜间栖息的情景。 译文: 秦地的乌鸦哑哑啼叫着,夜晚不停地在庭院树枝上啼叫。我知道乌鸦的啼声中蕴含着它的痛苦和悲伤,因为它的叫声让我联想到了官家颁布的赦免文书。 注释: 1. 秦乌:秦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