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城上树,飞来复飞去。
乌去有时来,郎今在何处。
月出女墙头,乌啼碧树秋。
哑哑声不断,啼月过西楼。
诗句释义
1 城乌曲:指代一种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以乌鸣来比喻人声或抒发情感的诗。”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有城楼的地方,而”乌”则是乌鸦,常用来象征夜晚或孤独。
- 乌啼城上树:乌鸦在城墙之上的树上发出叫声,这里的“啼”字表达了乌鸦的叫声。
- 飞来复飞去:形容乌鸦来回飞翔的动作,重复出现。
- 乌去有时来:虽然乌鸦飞来飞去,但不总是能见到它。这里暗示着乌鸦偶尔会回到这个地方,但不一定每次都能见到。
- 郎今在何处:这里的“郎”可能是指某人(可能是诗人),而“何处”则表示这个人现在在哪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思念之情。
- 月出女墙头:月亮从城墙上的垛口(女儿墙)升起,照亮了整个场景。
- 乌啼碧树秋:乌鸦在绿色的树木上啼叫,秋天的景象。这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天画面。
- 哑哑声不断:乌鸦的声音持续不断,这里用“哑哑”来形容乌鸦叫声的特点。
- 啼月过西楼:乌鸦的叫声伴随着月光,穿过西边的楼阁。这句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译文
城头的乌鸦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它们来回飞行,但不一定总能遇到你。月亮升起在城墙之上,映照出一片秋色,那些乌鸦又在绿树间啼叫。它们的叫声似乎永不停歇,而那声音又与月光一同穿过西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城上乌鸦的鸣叫声和其带来的秋夜氛围,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诗人通过使用自然界的元素——乌鸦、树木、月亮等,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寂寞的夜景,使得这种思念之情更加突出。此外,诗中使用了反复的手法,如“乌去有时来,郎今在何处”,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同时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