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澜
更漏子 春晚 楝花残,梅雨逗。 枝上老红吹瘦。 寒欲尽,夜无聊。 倚阑吹洞箫。 芳思歇,怨蝴蝶。 惆怅饯春时节。 春有信,去仍还。 征人长玉关。 注释: 1.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忆秦娥”、“秋夜月”等。 2. 春宵:春天的夜晚。 3. 梅雨:指春季的连绵细雨。 4. 瘦:形容梅花枝干细弱,花朵娇小。 5. 寒欲尽:寒冷即将过去。 6. 无聊:没有意思,感到空虚。 7. 倚阑:靠在栏杆旁。 8
【注释】 1. 瑶华:指代美丽的女子。题丁保庵十三楼吹笛图即次其自题韵:以《题丁保庵十三楼吹笛图》为题,依其自题之韵赋诗。丁保庵:宋代画家,擅画楼阁、山水,尤以十三楼画著称。 2. 花边絮梦,柳外徵愁,又飘零寒食:描写了在春天的景色中,女子思念远方的人的心情。 3. 层楼在否?空记有、小燕归来相识:描写了在梦中,女子见到楼上的人,但醒来时却找不到人,只留下了燕子的痕迹。 4. 旧时月冷,恐湘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落叶(秋宵吟 落叶) - 描述:秋天夜晚,诗人独自在湖边吟诵诗歌,落叶纷纷飘落。 - 注释:秋宵、落叶、蠡湖波、去雁渺。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秋夜景象,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孤独。 2. 瘦出千山霜峭(支筇处、认树顶巢孤) - 描述:诗人独自行走在山路上,看到树木上的寒霜和孤立的鸟巢。 - 注释:瘦出、千山、霜峭、支筇处、认树顶巢孤。 - 赏析
【注释】 西子妆 :为友人量珠贺的祝词,“西子”借指美人。 为友人量珠贺:为友人赠送珍珠礼物祝贺生日。 润柳舒颦,晴花款笑:春日的柳树含苞待放,晴天的花瓣含笑盛开,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可是偎香天气:只有这芬芳的天气才能衬托出美人的娇艳。 露桃枝:桃花在露水中显得更加娇嫩。 谢东风:感谢春风。 替传芳意:春风将美好的芳香传播到人间。 仙姝第几:美人排第几?这里用问句。 度新词:演唱新编的歌曲。
【解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语言清新隽永,意境清幽,情感凄婉。“减字木兰花”是宋代的一种词牌名,又名“出塞子”、“长相思”。 词的上片写景。开头三句,写画帘珠影在露重的庭院中显得格外娇艳,杨丝被露水打湿而扶不起来,衬托出花月如烟,弦索声中的往事历历在目。 【赏析】 上半阙写景,起首二句写景入微,“珠帘十里”,写出了画卷所绘的景色的宏伟。这一句中“珠帘”是画中的物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无闷 鹿潭病痁,谱此以代《七发》” - 注释:“鹿潭”指诗人居住的地方,“病痁”可能指的是疾病。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患病时的心情,决定用这首诗来代替《七哀诗》。 - 译文:由于我住在鹿潭,生病了,所以写下这首诗来代替《七哀诗》。 2. “长剑当年,敲碎唾壶,豪气都无千古” - 注释:长剑和唾壶象征着诗人的豪气。 - 译文:长剑当年,敲碎了唾壶,豪气依然,没有消失。 3.
南乡子 帘影隔枇杷,学绣屏边面半遮。 忽唾残绒羞晕颊,红霞。 一扣连环印碧纱。 聚散恨沙,别语分明记未差。 道是莫随飞絮去,天涯。 化了浮萍又着花。 注释: ①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又名《南乡乐》《小庭花》。有单调、双调两体。 ②枇杷:枇杷树。 ③绣屏边:指屏风边上的刺绣。 ④红霞:红色的云霞,形容腮红。 ⑤连环印碧纱:用连环锁住,用碧纱遮挡。 ⑥沙:指沙子。这里借指时间。
【诗句释义】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规”、“重叠金”。 疏帘雨过蒙蒙月,啼螀满径愁黄叶。 斜倚曲阑干,玉钗生暮寒。 清砧催隔院,心共飞鸿远。 归信总无凭,空帷怨夜灯。 【注释】 疏帘:指稀疏的窗帘。雨过蒙蒙月:雨后月光朦胧。啼螀(jiān):蝉的一种,鸣声哀切,古人常用来写秋天的凄凉。 黄叶:指秋天树叶变黄凋落。 翠阑干:翠色的栏杆。玉钗:玉制的发饰。 清砧(zhēn):清亮的砧石击打声。隔院
这首诗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辛弃疾。 下面是逐句的解析: 晕生绡一碧,树影湖光,者是西泠。 晕生:形容景色如画,色彩鲜明。绡一碧:指湖面的颜色如同白色的丝绢一样。 烽火连三月,怪图中丝柳,都减春情。 烽火:战争的火光。三月:一个时期。丝柳:春天常见的植物。春情:春天的情绪。 故乡几回飞梦,随雁度南屏。 故乡:对家乡的思念。飞梦:在梦中飞翔。随雁度南屏:随着大雁飞过南方的屏风。 甚踏雪桥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认参差茅屋,宛转疏篱”,描绘了一幅错落有致的乡村画面。茅屋参差不齐,疏篱曲折婉转,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貌。 第二句“唤酒邀邻话,斜阳淡”,表现了诗人邀请邻人来喝酒聊天的情景。斜阳洒在村庄上,显得格外温柔。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