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影隔枇杷,学绣屏边面半遮。
忽唾残绒羞晕颊,红霞。
一扣连环印碧纱。
聚散恨沙,别语分明记未差。
道是莫随飞絮去,天涯。
化了浮萍又着花。
南乡子
帘影隔枇杷,学绣屏边面半遮。
忽唾残绒羞晕颊,红霞。
一扣连环印碧纱。
聚散恨沙,别语分明记未差。
道是莫随飞絮去,天涯。
化了浮萍又着花。
注释:
①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又名《南乡乐》《小庭花》。有单调、双调两体。
②枇杷:枇杷树。
③绣屏边:指屏风边上的刺绣。
④红霞:红色的云霞,形容腮红。
⑤连环印碧纱:用连环锁住,用碧纱遮挡。
⑥沙:指沙子。这里借指时间。
⑦莫随飞絮去:不要像飘落的柳絮那样离去。
⑧天涯:指天之涯海之角。
⑨化了:化为。浮萍:浮在水面上的水草,随风漂泊不定。着花:开花。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态和心境。上片写女子面对镜子绣自己的脸颊,忽然间,她感到羞涩,把脸上的绒毛都吐了出来,脸红得像红霞一样,于是用碧纱把它遮挡起来。下片写女子对男子的依依惜别之情。她说:“我不要像飞絮那样随风远去。”然后说:“我就像漂浮在水中的花一样,等待着再次与你的相聚。”
全词以“红”字贯穿,从“残绒”到“红霞”,从“碧纱”到“飞絮”,再到“浮萍”,都是红色的象征,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词中的女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离别的痛苦,又有等待重逢的渴望。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