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参差茅屋,宛转疏篱,村小画秋意。
唤酒邀邻话,斜阳淡,低棚同认晴翠。
懒蟾泻水,渐数丛、香雾筛碎。
恁重看、瓠叶萧疏处,自横卧烟际。
黄竹依墙扶起。
似旧藤零落,芳架垂紫。
休问相思约,江南路、西风都换花事。
露华暗洗。
待夜凉、罗袖新试。
怕霜印柴门,蛩语断梦难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认参差茅屋,宛转疏篱”,描绘了一幅错落有致的乡村画面。茅屋参差不齐,疏篱曲折婉转,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貌。
第二句“唤酒邀邻话,斜阳淡”,表现了诗人邀请邻人来喝酒聊天的情景。斜阳洒在村庄上,显得格外温柔。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和亲切。
第三四句“懒蟾泻水,渐数丛、香雾筛碎”,描绘了月亮从云层中缓缓升起的情景。月光透过疏篱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片片香雾,仿佛被筛子筛过一般。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乡村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五至十句,作者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诗人与邻人一起欣赏扁豆花,感受着秋天的气息。他们一起品酒聊天,享受着这份宁静和美好。然而,诗人心中却有着深深的思念之情,他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妻子。
第十一句“恁重看、瓠叶萧疏处,自横卧烟际”,描绘了诗人独自欣赏扁豆花的情景。他看着那些瓠叶萧疏的地方,独自躺在烟雾弥漫的田野中。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充满诗意的内心世界。
第十二句“黄竹依墙扶起。似旧藤零落,芳架垂紫”,描绘了黄竹生长在墙上的情景。它如同旧时的藤蔓一样零落,但依然坚韧地支撑着芳草架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黄竹顽强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休问相思约,江南路、西风都换花事”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不想提起与妻子之间的约定,因为江南的路途已经被西风吹变了,花儿也凋谢了。这两句诗通过暗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以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家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