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老去,杜牧重来,尊前相对嗟歔。
画里金城,沧桑一霎模糊。
饥鹰啄残战血,泣寒沙、磷火青芜。
频怅惘、似苏台舞罢,太息句吴。
恨指堤边髡柳,问征人、别后还有春无?
昔日笙歌,付与鬼唱呜呜。
休怨鹧鸪声苦,倚纯钩、犹紧珊瑚。
君不见,抱枯枝、啼杀夜乌。

【注释】:

江淹老去,杜牧重来,尊前相对嗟歔。

江淹(yin),南朝宋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世称江令。

“声声慢”是词牌名,又名“雁飞落”“秋声细》。

画里金城,沧桑一霎模糊。

画里指的是《金城图》,即《丹青引图》。

杜牧(dú),唐代诗人。

“金城”指边塞之城——金城,在今甘肃省兰州附近。

“沧桑”指世事变迁,这里暗喻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

“沧桑一霎”,意谓世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频怅惘、似苏台舞罢,太息句吴。”

苏台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太息句吴,意谓感叹时光易逝,故土难回。

这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恨指堤边髡柳,问征人、别后还有春无?

“恨指”意为恨极而指点,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髡柳”意为剃光了头发的柳树,古代有在春天祭祀时,将柳枝编成帽戴之习俗。

“指”即指点。

“征人”代指远行之人。

“别后”,离别之后。

“尚有春无?”意谓离别之后,是否还能见到春天的到来?

这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

昔日笙歌,付与鬼唱呜呜。

笙歌,指欢乐的音乐。

“鬼唱呜呜”,意谓音乐被鬼神所替代,不再具有往日的欢快气氛。

这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变迁的无奈。

休怨鹧鸪声苦,倚纯钩、犹紧珊瑚。

“鹧鸪声苦”意为鹧鸪鸟的叫声凄厉悲苦。

“纯钩”,一种古兵器,长六尺五寸,用纯钢制成。

“珊瑚”,一种美丽的玉石。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君不见,抱枯枝、啼杀夜乌。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词作。全词以《金城图》为背景,通过对图中山野、城楼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事沧桑的感慨。同时,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