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
【注释】 柳稍青:词牌名。 夭桃吐火:春日桃花盛开,犹如烈火一般灿烂。 榆钱:榆树的果实。这里指代古代铜钱。 【赏析】 《柳稍青》是北宋晏几道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全词描写了清明节时节的景色和风俗。 “细柳生烟”二句,描绘了一幅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杨柳依依,春风拂过,细长的柳枝在烟雾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春天的美好。而那些娇艳的桃花
玉女摇仙佩 玉女的玉佩摇动着,如同仙家的玉佩一样。 官场蹴鞠,禁院秋千,处处乱红轻绿。楼阁蓬瀛,山河锦绣,无数冲花骑竹。极望烟盈目。尽新钻榆柳,早传宫烛。 在官场上踢球,在禁院里荡秋千,到处都充满了乱红轻绿的色彩。楼阁如蓬莱仙境,山河如锦绣般美好,无数的宫女骑着竹马奔跑。极目望去,烟雾弥漫,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尽新钻的榆树、柳枝,早早地就被点燃了宫灯。 玉女摇仙佩 注释:玉女,仙女
【注释】 四始: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颂》。芳洲:芳香的洲渚。三微:星名。《汉书·天文志》:“三微,文昌宫。”孟陬:农历正月。献椒花、颂出妆楼:献上香料的花并吟颂诗作于华丽的楼上。屠苏:古代的一种酒。“岁”同“苏”。谁最少:谁最会喝酒。添一岁、更风流:增添了一年的福气,更加潇洒。阊阖:天门。螭头:龙首形。衣冠拜冕旒:穿戴整齐的官服在朝堂拜见皇帝。赐醁醽(jiān lí)
诗句释义及译文: - 1. 洗出新春月:洗净了新春的明月,暗喻新的开始。 - 2. 正竹架松棚,逼近上元佳节:正当搭建好竹子和松树构成的房屋,准备迎接元宵节(上元节)。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 - 3. 巷陌笙歌香暗度:街道两旁传来悠扬的笙歌声和淡淡的香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喜庆的气氛。 - 4. 高楼残雪:形容建筑物上还残留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
【注释】 上元:旧时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补:修补。天何处:天上什么地方? 春水:指雨水。 玉楼深:指宫殿。 殷红紫:红色紫色。 羞簪珥(yè):因雨而不敢戴首饰。簪:发簪儿;珥:耳饰。 闲杀寻灯履:因雨而无心去寻觅灯火中的鞋子。 广寒宫:神话中的月宫。 云影中:云雾缭绕的山峦里。 无桥驾彩虹:没有桥可以驾彩虹过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上元节风雨兼程的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注释: 1. 忙呼百舌:指的是鸟儿们忙碌地叫着,告知春天的到来。百舌鸟以其独特的叫声闻名,常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 2. 来报芳菲节:百舌鸟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它们用声音告诉人们,这是春天的气息。 3. 黍谷邹阳吹律切:黍谷和邹阳都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这个地方的怀念或者赞美。 4. 早晚菖蒲绾结:这里的“绾结”可能是指用菖蒲装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中兴乐》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宝骑迎来日载阳。东郊瑞绾晴光。土牛畔,野老话农桑。 洞庭春色黄柑子。梅园里。五辛盘举。斟酌处,景初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宝骑迎来日载阳。东郊瑞绾晴光。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热闹而美好的画面。"宝骑"指的是骑着珍贵的马匹,代表着荣耀和尊贵。“日载阳”意味着阳光明媚,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东郊瑞绾晴光"则描绘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入春七日,便觉韶光轻转。 梅花飘雪帘栊,柳色弄晴庭院。 多少竹房松坞,野店山桥,早听仓庚啭。 注释: 入春七日,便觉韶光轻转。 进入春天已经七天了,觉得时光就像轻盈的羽毛一样飞转过去。 梅花飘雪帘栊,柳色弄晴庭院。 梅花在飘落的雪花中绽放,柳树的颜色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更加明媚动人。 多少竹房松坞,野店山桥,早听仓庚啭。 有多少竹林小屋和松树林间的小道,还有野店和小桥
注释: 1. 新正月半:正月十五。 2. 皓影连云汉:皎洁的月光映照在天上,仿佛与银河相连。 3. 偏闹六街灯火:热闹地点亮了街道上的灯火。 4. 好月无人看:美好的月亮,没有人欣赏。 5. 喧阗箫鼓乱:喧闹的乐声和鼓声交织在一起。 6. 旦旦如何旦:早晨的太阳为何如此耀眼。 7. 归坐小山梅下:回到小山脚下,坐在梅花树下。 8. 香茗几人清玩:品尝着茶香,享受着清新的乐趣。 赏析:
解析 诗句释义 1. 满目怜凋瘵:这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对所见景象的哀伤和同情。“凋瘵”指的是衰败、衰弱,常用以形容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凄凉美。 2. 荒原不忍看: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荒芜土地的不忍心去观看的情感,可能由于其荒凉或悲戚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3. 炊烟一路少:描述在旅途中看到沿途的村庄中炊烟稀少,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困苦或者战乱影响,生活不易。 4. 庐舍几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