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
【注释】 正巧:正好。颁(pān):分离。两度:两次。痴人:呆子,傻子。得:受。再:还。知:知道。今晓:今天早晨。彩桥头:彩桥,七夕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音信绝:消息断绝。银河阔:天河广阔。平添:更增加。几尺泪波流:指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双七夕:指牛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过七夕节。支机石:指七夕的乞巧石。离别难:离别是令人痛苦的。霓裳:指《霓裳羽衣曲》。比昔增寒:与过去相比更加寒冷。重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1. 沙暄野润,柳眉花眼,并作十分春。(注释:阳光温暖,土地滋润,春风中柳树的枝条弯曲如眉,花朵绽放如眼睛。)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阳光温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柳树的枝条弯曲如眉,花朵绽放如眼睛,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2. 翠袖飘香,红裙映日,陌上看如云。(注释:女子穿着翠绿色的衣服
【解析】 “剑倚苍蒲”句:指端午时佩带的艾虎和挂菖蒲。苍蒲,一种草名。 “虎牵白艾”句:《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清尊满泛雄黄”句: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即雄黄丹,用雄黄、丹砂等制成的药物。 “四海天中”句:据《荆楚岁时记》,在古代有“断竹”、“续竹”、“飞布”、“投梁”四种传说。 “刚五”二句:五月五日,农历五月初五。 “泽畔”二句:屈原投江殉国后
贺新郎(作者:辛弃疾) 【注释】:1. 逐龙舟:指端午节赛舟。2. 甚:很。3. 枝头、海榴花蕊:指端午节时的花朵,如榴花等。4. 绣户佳人:指女子。5. 擎彩线:用彩线扎成花状。6. 艾索:一种草,用于制作香囊或装饰。7. 金屋:黄金屋,富贵之家。8. 兰汤早浴:指端午节早晨洗浴。9. 钗符:古代女子头上的饰物和符咒。10. 溪头:水边的村庄或地方。11. 菰黍:即茭白,一种水生植物
【注释】 1)“巫山一段云”:指巫山的一段云彩。巫山在今湖北、湖南两省边境,为楚天名胜之一,多奇峰异石,云雾缭绕。唐李益《巫山高》诗:“巫山十二翠屏空,猿鸟归来日又昏。云雨尽消风满树,月明应照宋台宫”。 2)“雨洗江心镜”:用江心清流比喻心地光明纯洁。 3)“无阳午不端”:没有阳光就没有端正。 4)“飞白扇”:喻指文人墨客挥洒自如的才情和风采。 5)“榴大湿生寒”:以石榴比喻才情出众的人
玉漏迟 姮娥清镜满,良宵偏称,烧灯为寿。到处笙歌,五夜明如白昼。火树星桥不断,更宝马香车驰骤。真辐臻。贫家隘巷,下机抛绣。 何如试鼓狂生,著单绞岑牟,扬捶恐后。三弄渔阳,四座尽倾节奏。今日风流名士,想惟有、传柑依旧。听玉漏。低徊汉书时候。 注释与赏析: 【译文】 月亮皎洁的清辉洒满了天空,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燃灯庆祝佳节。到处传来了欢乐的歌声和乐器声,五更天的夜晚犹如白昼一样明亮。灯火通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句含义的理解与辨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敲,在了解诗句内容的前提下判断正误。 “中和”二句,写花朝清霁后的自然景观。“水绿天青归雁喜,风暖一湾渔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水色碧绿如玉,天空湛青似洗,南飞归雁欣喜。江岸暖风拂面,小舟轻摇。“嫩柳园亭,新蒲池馆,寒尽松筠岭”。“这三句诗的意思是:杨柳依依,园林亭台,池塘馆舍,冬尽春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惜分飞”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名。此词上片写春天的景色,下片写宴饮之乐。全词以芍药起兴,以兰亭春约作结,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 “溱洧遗风多芍药。好订兰亭春约。”“溱洧遗风”,指春秋时期郑国的两个地方,在今河南省境内,因溱水和洧水汇流而得名。这里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芍药,又名“离草”、“将离”。相传春秋时卫公子完与其妻庄姜生二子,一为州吁,一为石碏
【注释】 传言玉女:相传有仙女传言,说月中有桂树。桂树结的果实叫仙药,服了能长生不老。 巷陌如云:形容街上行人很多,像天上的流云一样。 苍屿:青翠的小岛。 第一团圞时序:指月亮初上天空,开始圆的时候。 良友:好友。 蜡炬:用蜡烛制成的火炬。这里借指梅花。 冁然点首:点头表示同意的样子。 家童:家中的年轻仆人或小僮。 冁然:惊讶的样子。 擎杯无语:举起酒杯却不知说什么好。 【赏析】
诗句原文: 摘得新 闰孟春。喜见月重轮。 青藜双照我,读书人。 一年两度正月半,踏歌频。 诗词译文: 在闰年的春天,我迎来了新的开始;喜悦地看到月光又重了一轮。 有青藜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我是热爱阅读的读书人。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一起庆祝这个节日,欢歌笑语不断。 关键词解释: - 摘得新:指新年或新的开始。 - 闰孟春:指的是闰年的早春时节,即春季的第一个月。 - 月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