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
诗句 1. 豆蔻梢头,丁香枝上,撩人一片春光。 - 注释:豆蔻是古代女子未嫁时的代称,此处指少女;丁香花因其香气而得名,常用于比喻爱情的甜蜜。 - 译文:豆蔻梢头,丁香枝上,撩动着春意的芬芳。 2. 懒绣文鸳,闲听百舌,猛添旧日愁肠。 - 注释:绣文鸳指的是绣有鸳鸯图案的衣裙,百舌是小鸟的名字,常用以形容声音悦耳或引人入胜。 - 译文:懒得刺绣花纹繁复的鸳裙,悠闲地聆听百舌鸣叫
【译文】 春风吹过,草上初暖,花间日影初长。粉墙露了秋千架,墙外杨柳依依。黄莺对人说话婉转柔媚,燕子在屋幕中飞来飞去轻狂。昨夜梦见自己回到家里,早上便作赋赞美山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风光的词,以轻快的语言、明丽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景图。 上片“锦堂春”三句写春色,“乍暖”、“初长”是说风儿刚刚吹起,太阳也刚刚升起,春意渐浓。“轻风”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此词为作者于建炎元年(1127年)春,因国破而伤离愁之作。亭皋:水边的平地。十里:指长堤。残红:落花。画桥:指汴京(今开封)的金明池或西湖。憔悴:容颜消瘦,精神萎靡。烟草:泛指杨柳。青鸟:传说中给西王母传递消息的青鸟。天边:天际。 【译文】 长堤上十里路外,满地都是落花。春风温暖,落花飘飞,仿佛是去年春天的景象。记得前年这个时候,我到汴京郊外的金明池边沽酒作乐,画桥旁边
南乡子 晓日满三城,春水如蓝拍岸平。架上酴醾开也未,轻轻。随意寻花独自行。 竹径露华凝,啜茗焚香一味清。卷起画帘招燕子,生生。又听黄鹂第一声。 注释: 1. 晓日满三城:早晨的阳光照耀着三个城门。 2. 春水如蓝拍岸平:春天的河水清澈见底,仿佛蓝色的波纹拍打着岸边。 3. 架上酴醾开也未:架上的酴醾花是否已经开放?酴醾是一种花,这里用来比喻某种事物。 4. 竹径露华凝:竹径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注释】 金人捧露盘:金人捧着盛满露珠的玉盘。金人,传说中的神兽,能吐气为霜雾。 孟秋天:指农历九月天气转凉的日子,孟秋,即秋季的孟月。 看银河、乌鹊填桥:银河横亘天际,天女织就鲛绡(一种珍贵的丝织品)以补其缺;乌鹊填桥,传说中织女七夕时在银河上搭鹊桥与牛郎相会,但此桥是由乌鹊所填成的。 黄姑无赖,不容天女织鲛绡:黄姑,指织女,天女。 琼楼玉宇金风起:琼楼玉宇,美轮美奂的宫殿楼阁。金风,秋风。
【注释】 ①宝鞍金勒:指骏马。 ②踏青:春游。 ③高阳:指唐人王徽之,字季豫,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大书法家。 ④情伤:伤心。 【赏析】 《诉衷情·宝鞍金勒晓苍苍》,词的上阕写词人骑马去踏青的所见、所闻、所感。“宝鞍金勒”,点明坐骑是名贵的骏马;“各为踏青忙”,“各”字有“都”的意思,表明词人与别人一样,都忙于去踏青了。“隔花鸟声频唤”是说词人骑马穿行在花丛中,听到树上鸟儿的呼唤声
卜算子 暗里送秋光,不管愁人怕。偶向梧桐树底行,一叶当头下。 风起小池寒,露湿莲房卸。引勤当年旧性情,无数悲秋话。 注释: 1. 卜算子:古代一种占卜的方法,这里指代作者的词牌名。 2. 暗里:悄悄地,不为人知。 3. 秋光:秋天的气息或景色。 4. 不管:不顾,不考虑。 5. 愁人:指那些忧愁的人。 6. 梧桐:一种落叶树,常被用来象征秋天。 7. 行:行走。 8. 一叶当头下
【注释】 镜里:镜子。鸦黄:女子化妆用的浅黄色,此处指女子的眉色。分曹:分派行列。人行:像人一样走路。穿入:从里面穿过。花蹊:指小路上开满鲜花,形成一条小径。榆钱:柳树叶子初生时形如铜钱,故称。芹叶:芹菜的叶子初生时呈浅绿色。袖中拈出郁金茎:把郁金根(一种植物)取出来放在袖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梳妆打扮的诗。开头四句,先写女子在镜中照容,画眉,然后坐在屏前,用笔管吹奏箫笛,以助其妆饰之美
【注释】 正巧:正好。颁(pān):分离。两度:两次。痴人:呆子,傻子。得:受。再:还。知:知道。今晓:今天早晨。彩桥头:彩桥,七夕的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音信绝:消息断绝。银河阔:天河广阔。平添:更增加。几尺泪波流:指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双七夕:指牛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过七夕节。支机石:指七夕的乞巧石。离别难:离别是令人痛苦的。霓裳:指《霓裳羽衣曲》。比昔增寒:与过去相比更加寒冷。重奏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段: 风光堪爱。 形容景色令人喜爱。 青天上彤云无赖。 形容天空的云彩顽皮地遮挡住阳光。 迟误了、酒缘花债。 耽误了喝酒的好时光和赏花的兴致。 红桃翠柳,芳菲转眼,东皇颜色改。 描述桃花和柳树的颜色迅速变化,仿佛是上天的颜色改变了一样。东皇指的是春天的神祗,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第二段: 玉屑天山满,飞甲龙初败。 描绘天空中飘满了如玉屑般的冰晶,暗示天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