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清尊满泛雄黄。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

【解析】

“剑倚苍蒲”句:指端午时佩带的艾虎和挂菖蒲。苍蒲,一种草名。

“虎牵白艾”句:《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清尊满泛雄黄”句: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即雄黄丹,用雄黄、丹砂等制成的药物。

“四海天中”句:据《荆楚岁时记》,在古代有“断竹”、“续竹”、“飞布”、“投梁”四种传说。

“刚五”二句:五月五日,农历五月初五。

“泽畔”二句:屈原投江殉国后,人们为防鱼虾咬食他的尸体,将糯米投入水中,让水族吞食。

【答案】

端午

译文:

端午节,佩带着艾虎和挂菖蒲,端着雄黄酒,饮着美酒,荡着轻舟,欢度节日。

五月五日,是龙图腾的主宰,是神龙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是驱除疾病、祈求平安的日子。

端午节,人们用五彩线来系住小孩的手腕,以防瘟疫。

端午节时,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蒿。

赏析:

此词是一首端午节的咏史诗,上阕写端午的民俗,下阕写屈原的故事。《宋史·礼志》载:“五月五日,赐群臣浴兰汤于殿前,并赐百官彩段、金银钱、帛有差。仍赐金吾街使臣各一花红。又以五色丝缠手足,谓之长命缕。”可见此词所叙之事非空穴来风。

上阕开篇“送入我门来”,点明题旨,即把作者送进大门,进入端午之门。接下来四句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景象。剑倚苍蒲、虎牵白艾,都是端午时节的习俗;清尊满泛雄黄,是人们在端午节时饮用的一种饮料;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说明端午节是一个古老而又盛大的节日。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表明此时正是端午节的时候。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是说端午节可以延续生命;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是说端午节时,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去悼念屈原;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则表明端午节时的欢乐气氛已经取代了屈原殉国的悲剧气氛。

过片承接上阙,写屈原的故事。屈原投江殉国后,人们为防鱼虾咬食他的尸体,将糯米投入水中,让水族吞食。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这几句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情景。红裙嫉妒榴花的艳丽,将它们比得黯然失色;而萱草却能够与眉毛的颜色相争抢;小角黍被做成了各种形状供人们玩耍;小弓箭比赛,谁射得最准就最先品尝美味。

这首词通过对端午习俗和屈原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