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注释: - 短焰:形容火焰短小,比喻时间短暂。剔残花:点燃了残余的花朵。夜久:夜晚已久。边声寂:边境上的声音寂静无声。倦舞:疲倦地跳舞。暗觉:不知不觉中感觉到。青绫湿:青色的绫罗被泪水打湿。 - 天水:天空和水面相接的地方。冥蒙:模糊不清的样子,此处指天色昏暗。一角:一部分
《生查子·春风不解愁》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注释: - 东风不解愁:指春风无法理解人的忧愁,仿佛它不懂得欣赏或理解人的心情。 - 偷展湘裙衩:偷偷地展示着女子的裙子,暗示着女子在无人时也忍不住展示自己的美。 - 独夜背纱笼:独自一个人在夜晚,背对着纱笼,可能是指女子独自在房间内的情景,纱笼可能是为了保暖而挂在门口或窗户上的一种遮挡物。 - 影著纤腰画
生查子 彩云飘散,我惆怅不已 碧落:即指天,这里代指天空 知何许:知道去向何处 合欢花:一种植物,相传两性相爱时可折一枝来赠,表示永结同心。此处借指情侣或恋人 空倚相思树:因为思念而独自倚在相思树上 总是别时情:离别时那种深深的情感 那得分明语:如何能说得清楚明了? 判得最长宵:度过漫长的夜晚 数尽厌厌雨:数不尽的绵绵细雨 赏析: 《生查子》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小词。词人以“彩云”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兰陵王”、“小庭花”、“金缕曲”等。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晨起:早上起床。 缬(xié):有花纹的丝织品。 镜楼:梳妆台。远山:指远山的颜色,形容女子浓密的眉毛。 悄地:悄悄地。 卷重帘:放下重帘。 双胡蝶:指蝴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人早起梳妆,但因东风恶而无心打扮的词。 上片写美人早起梳妆,却因东风恶而不为所动。首二句写美人起床
【注释】: 1.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元夜》、《月儿弯弯》。唐教坊曲,用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三句、四仄韵。宋时有《生查子慢》、《清平乐》等名,但以“生查子”为最流行。 2. 山水小幅:指题写的是山水画。 3. 盛时:太平盛世。灯月:元宵节时张灯结彩,赏月游艺。 4. 笙歌美:歌声和音乐优美动听。 5. 同作太平人:同在太平时代生活。 6. 肩毂:车驾,代指帝王。 7. 交纨绮(wánqǐ)
生查子·前题掬粪夫(白话文) 早知粱肉余,过独成污秽。三日便思君,起来西园废。 谁知遗馀,产得菁华再。厕上十年心,陇上千夫背。 赏析: 《生查子·前题掬粪夫》是姚华创作的一首词。词人以梁肉之食为喻,揭示了人生短暂、富贵无常的真谛,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全词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理解其表达的意境与情感;然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句式、用词、修辞等;最后通过赏析关键词语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译文】 好灯能有几宵,圆月同清昼。俊侣试春初,良会消寒后。 无端六一翁,抚事曾怀旧。枉使断肠词,浪语侵红袖。 【注释】 元夜:元宵夜。柳梢月:即柳梢月色,指月亮。小满:指五月中旬
【注释】 上元:旧历正月十五夜为元宵佳节,又称上元节。 寒渐消,春嫩冰初裂:春天到来,天气转暖,冰雪开始融化了。 好趁月团圆,正是灯时节:趁着月亮圆满,正好是元宵赏灯的时节。 盛游今已非,箫管成衰歇:现在出游的人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热闹了,吹奏箫管的声音也已经变得微弱了。 不见旧时镫,冷却良宵月: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节日夜晚了。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之夜的景色和感受
【注释】 生查子 ·案《东白堂词选》题作「观闺人夜绣」 趁着玉釭明,细把红茸整。 绣得枕儿完,此夜图交颈。 卿若未眠时,我也和衣等。 金斗火将残,愁杀春纤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看到闺中女子深夜缝纫的场景,而引发的感慨。词中描绘了女子深夜缝制的全过程,表达了对女子深深的关怀和同情之情。 起句“借着玉灯的光,仔细地整理红绒。”这句诗描写了女主人在夜晚,借助灯光
生查子·对月 轻笼薄薄云,淡掩明明雪。点缀欲何如,皎洁终难灭。 才道月如轮,忽道眉如月。生没本无常,销长凭谁说。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轻笼薄薄云,淡掩明明雪”:描绘了天空中轻柔的云朵和柔和的月光交织的景象,云彩轻薄透明,月光柔和而明亮。 - “点缀欲何如,皎洁终难灭”:月亮的光辉虽美,但难以持久,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不稳定性。 - “才道月如轮,忽道眉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