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霆
酹江月题天籁老人像 天籁金末词人。 滑稽玩世,知胸藏、多少春花秋月。 天籁有词人有像,还是遗山风骨。 松下巢由,竹闲逸少,气韵真高洁。 坐谈抚掌,溪山等是诗诀。 注释: 天籁:这里指天籁老人,即作者自称。 滑稽:形容天籁老人的幽默风趣。 玩世:指天籁老人对世事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胸藏:内心蕴藏。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月亮,常用来比喻美好时光。 天籁有词人有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内容比较简单,考生要注意结合注释,逐句疏通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齐天乐·送刘太守入觐》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送别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首三句先从水风写起,然后由湖山过渡到对刘太守的祝愿,最后以手捧琅函、嵩呼人在五云际收尾,既表现了刘太守的高贵身份和尊贵地位,也表达了词人的敬意与祝福,为全词定下了豪放慷慨的感情基调。 译文: 清凉的水风吹过菱滩,南湖水波荡漾赠人凉爽。仙舟登上龙船,灵槎泛过银河,秋天晴好的天气中,千里明河如玉带般明亮
湖山千里棠阴路。春光又回官柳。花市欢声,茅檐暖气,民俗正歌安阜。收灯未久。转万点红毬,化成南斗。瑞映阶符,寿星现在五云首。 【注释】 湖山:指代家乡。棠阴:棠梨树荫下的美景。“棠阴”为地名(今江苏南京)。花市:指市集。欢声:欢乐的歌声。“花市”指市集。“欢声”即指市集的热闹场景。民俗:民间的风俗和习惯。安阜:一个地名。收灯:指元宵节过后,人们开始收灯。“收灯”即指元宵节过后,人们开始收灯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在送别友人陈学谕前往袁州教任时写下了这首《贺新郎》。下面逐句解释: 1. 行色秋风里。望遥空、寒云一带,雁行南去。短短烟条溪上柳,欲挽仙舟无计。又总道、夕阳难驻。歌到阳关声渐咽,黯秋光、滴作青衿泪。离有顷,会无据。 注释:出行的行程中,在秋风中望着遥远的天空和一片寒冷的云彩,大雁向南飞去。溪边短小的柳枝随风摇曳,想要挽留却无能为力。又总想着夕阳难以逗留
【诗句释义】 东风吹醒南湖绿,腊痕放教春早。 冬日的寒意被东风吹散,使得南湖的湖水也仿佛重新焕发出生机。 沁雪梅心,破烟柳眼,湔拂旧寒多少。 梅花的香气沁入人心,柳树的枝条在烟雾中摇曳生姿,洗去了旧年的寒冷。 烧灯未了。报庭院新晴,楼台清晓。 夜幕尚未散去,庭院里却已经迎来了新的一天,楼台在清晨的阳光中显得分外清澈宁静。 银烛光中,绣帘开处篆烟袅。 蜡烛的光照亮了室内,绣着精美图案的窗帘打开时
【注释】: 归去来兮,青山好、欲归便得。人世事、风前灯焰,梦中槐国。驿马出门尘土路,舫斋听雨江湖客。把十年、忙冗换清闲,嗟何益。 太行岭,孤云没。江南梦,重山隔。有何人、五湖烟棹,洞庭霜笛。宝剑醉看豪气在,银屏晚怯秋风入。向中宵、无意更闻鸡,空伊呖。 【赏析】: 《满江红·题太原官舍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淳熙八年(1179年)。上阕写自己渴望摆脱俗世羁绊,回归自然的愿望
【解析】 此诗首句起句即点题。“红芳”指梅花,“退后”即凋谢,“绿抽簪”即新绿长出。“渐叶展鸾翎”以鸾鸟比喻梅花,“花含凤嘴”形容梅的娇艳,“影乱槐阴”,写梅影婆娑。“宜男自来入咏,早薰风、长养北堂深”中,“宜男”是说梅能象征有子嗣,“薰风”“北堂”均指家中,“长养”即滋养、养育。“好是彩衣寿酒,一枝照映钗金。”意思是好是穿着华美衣裳、喝着美酒来祝贺你长寿,这梅花就像你的寿辰一样,光彩照人
玉蝴蝶 · 秋怀 清平乐·秋 寥落天涯情景,碧云合处,连日秋阴。人影西风,楼空雁字沉沉。晚楼台、一声长笛,静院宇、几处疏砧。遣寒侵。客尘破帽,如梦孤衾。 沉吟。青铜看罢,年华荏苒,世路侵寻。宝剑埋光,锦囊三尺少知音。青衫湿、别愁不断,黄花老、归思难禁。黯登临。碧山远水,一片伤心。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 秋 寥落天涯情景,碧云合处,连日秋阴。人影西风,楼空雁字沉沈。晚楼台、一声长笛,静院宇
【注】: 井桐:梧桐。白蘋:浮于水面的草,这里比喻侯官。 阳春有脚,湖山无主:阳春即《楚辞.天问》:“何方圆之能周兮?”《淮南子》高诱注:“圆者,方者,皆言数也。”此处指侯官的官职。 【译文】: 采菱时风起正劲,梧桐树叶刚刚飘落,秋雨乍来。马首上红旗招展,鸥边画防被风吹动,光洒满白苹洲渚。点点泪水在道旁流落,樽前欢声笑语,恋恋不舍。伤离的地方,怎奈春天的脚步,使湖山失去了主人。 可喜的是三千路